朱虹:九江十大文化名片(上)
九江古称柴桑、江州、浔阳,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和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厚重,2022年3月获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九江是中华大地的一个重要节点,“天下眉目之地”,是八百里鄱阳湖与万里长江的交汇处,是引南接北、承东启西的黄金十字口,集名山、名江、名湖、名城于一身,是江西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目前,九江境内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22处,其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5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2369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在这众多优秀人文资源中,我个人认为以下十张文化名片最为突出,值得我们好好总结和推广。
一、庐山天下悠
庐山,又称匡庐,是“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自古便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之称,更是享誉世界的“人文圣山”。自古以来,庐山就是文化名人钟爱的隐居之地。庐山最早的隐士,可追溯到周武烈王时代的匡俗,他隐居庐山,“结庐而居”,悟道求仙,后来成仙而去,只留下一座“神仙之庐”,“庐山”因此得名。公元前126年,司马迁“南登庐山”并记之于《史记》,庐山自此名扬天下。庐山,历史悠久、文化悠深、生活悠然......,它是人文圣山,是东方净土,是康养胜地。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高度赞扬“庐山天下悠”,这是对庐山鲜明特色的高度概括。这里不仅历史悠久,人文厚重,儒、释、道三家在这里相互融合交流,而且生态优美,是举世公认的生物多样性宝库,与江河湖海襟连,中心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超过90%。历史上,众多名人雅士登临庐山、研究庐山,其成果主要表现形式是诗歌。据统计,共有三千五百多位名人,写下了一万六千多首诗歌,咏唱庐山。其中,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毛泽东的“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都是冠绝古今、耳熟能详的诗句。庐山的摩崖石刻有900余处,成为一本流传百世的珍贵史书。“第一山”“花径”“庐山高”“枕流”“龙虎岚庆”……一方石刻,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现在,庐山仍遗存有来自16个不同国家风格的别墅660余栋。一栋名人别墅,就是一本厚重的教科书。20世纪30年代,庐山曾经称为国民政府的“夏都”。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在庐山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当年,中外名人在这些别墅里的经历、故事,甚至是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已融入了庐山的旅游文化之中,成为寻幽探胜的好去处。
二、千年古刹东林寺
东林寺位于庐山西麓,为晋代名僧慧远所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净土宗祖庭,东林寺的建立造就了中国佛教寺院特有的山林佛教模式,至今矗立着中国乃至全球第一高的阿弥陀佛像,是完成佛教中国化进程的重地。东林寺因处于西林寺(就是东坡先生写《题西林壁》的地方)以东,所以被称为“东林寺”。东林寺是佛教胜地,以净土派为主,此寺亦是其起源之地。汉唐时为中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也被日本佛教净土宗和净土真宗视为祖庭。1983年,东林寺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国家著名佛教道场、江西省三大国际交流道场之一。进东林寺,首先要经过一条水质清澈的小溪,名叫虎溪,溪水之上有“虎溪桥”。相传,慧远大师送客不能过桥,一但过桥,后山上的神虎就会吼叫。慧远与诗人陶渊明、简寂观道士陆修静常在一起谈儒论道,有一次谈兴太浓,送客时不知不觉跨过了虎溪桥,山上的神虎吼叫不止。三人听了相视大笑,随后大师合十躬送。后人称之为“虎溪三笑”。纵观东林寺的发展历程,曾有过许多次重建与整修,而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之一,便是与东林寺相距约26公里的东林净土苑,这里有尊全球最高最宏伟的阿弥陀佛圣像-东林大佛。东林大佛由莲座、佛身及宝盖三部分组成,佛身高48米,底座为48瓣莲台,表示阿弥陀佛为救度众生所发的四十八大愿。从莲座至宝盖总高81米,比喻成佛之路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艰辛不易。建造东林大佛的所有资金,几乎全部来自于信众的善款,大约10个亿。为了让佛身呈现紫磨真金色,大佛在铸造过程中,被融入了48公斤黄金。东林大佛代表了当代最高水平的宗教艺术,是宗教艺术品中的经典之作。
三、四大书院之首白鹿洞书院
“江右书院甲天下”。在一千多年的古代书院历史中,江西一直是全国书院发展的中心地区,并且数度“独领风骚”,成为中国的一个文化重地,拥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其中,庐山脚下白鹿洞书院和与湖南的岳麓书院、河南的嵩阳书院和应天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白鹿洞书院名字的由来可追溯至唐朝,传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在此隐居读书,李渤养一头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隐居旧址建台,号为“白鹿洞”。“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劝勉世人珍惜光阴的至理名言,正出自江西籍唐代诗人王贞白的诗作《白鹿洞二首》。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此提出的教育思想,成为今天大学章程的开端,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准则和后世书院的标准,在世界教育史上亦有重要影响。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时年48岁的朱熹站在战乱后残垣断墙、杂草丛生的书院前,感慨万千,遂上书重修书院,并自任院长,制定教规,苦心经营。他整合禅林清规和儒家教育思想,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倡导“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使得书院一时领中华教育之先。此办学模式也为后世效仿,并传至海外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一带,白鹿洞书院因而有着“四海第一书院”之称。
四、江湖奇峰石钟山
石钟山,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位于九江市东侧,鄱阳湖入长江之口处。石钟山,实际上不是一座山,而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面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击,响声如洪钟,故皆名为“石钟山”。两山分据南北,相隔不到1000米。南面一座濒临鄱阳湖,称上钟山;北面一座濒临长江,称下钟山,两山合称“双钟山”。两山相比,以下石钟更为著名,尤其是其得名之争。早在北魏时期,郦道元即在《水经注》中写道:“石钟山西彭蠡,连峰叠嶂,壁立峭削,其西南北皆水,四时如一,白波撼山,响如洪钟,因名。”而唐朝的李渤不信郦道元的解释,亲临石钟山,发现南面山根处有二块巨石,一石击之声音清脆,一石击之声音浑厚。于是认为石钟山之名得于这双钟石。然而,苏东坡对此则“笑而不信”,亲自携子实地考察,发现波涛拍打石壁发出巨大轰鸣声,巨石中空之有洞穴,风与水相搏击,在石缝中来回冲撞,发出“窾坎镗鞳”与“噌吰”之声相呼应,故名“石钟山”,于是写下了名篇《石钟山记》,文章行云流水,变幻莫测,潇洒自得,绘声绘形与卓识妙理兼具,揭示了凡事还是要耳闻目睹才算的人生哲理。他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成为了苏轼散文的代表作。石钟山也引来了无数文人墨客在此流连忘返,陶渊明、李白、颜真卿、白居易、黄庭坚、陆游、文天祥、朱元璋等均在此赋诗题词。站上山的最高处,顿觉天地寥廓。脚下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苍茫浩渺;右手边是中国最大的江——长江,直泻千里。千百年来,湖水北去、大江东流,石钟山笑看大浪滔滔,水分两色,一切尽在掌控中。远处匡庐秀色若隐若显,近处舟辑云集来往穿梭,傍晚时分更有霞光映水、渔舟唱晚。诗人看到此景,一定会无限感慨吐块垒;画家看到此景,一定会腕底烟霞流雅韵;军事家看到此景,一定会想到“岿然天堑,诚不可忽”;忠臣节士看到此景,一定会感喟泾渭分明,忠奸不能两立……。
五、青铜文明铜岭遗址
瑞昌铜岭铜矿遗址位于九江市瑞昌市夏畈镇的幕阜山东北角,经科考定为商周时期的遗址。1988年因当地村民发现的古代采矿工具得到国家重视而得以发掘出土,这是一处集采矿、选矿、冶炼于一体的大型矿冶遗址,其历史沿革可追溯至距今3300余年的商代中期,是中国迄今发现的矿冶遗址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一处遗址,是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新标志。遗址采矿区面积1800平方米,冶炼区面积为600平方米,发现古矿井102口、巷道18条、冶炼炉二座,采坑七处以及一批采矿工具和生活用具。商代采用竖井、平巷、坑采等联合开采的方法。铜岭冶矿遗址的发现,为我国考古史和冶金史提供了新资料,填补了我国商代矿冶考古的空白,是研究青铜时代采矿冶炼的新证据。此前商代青铜铸造的铜料来源一直在学界存疑,而遗址的发现揭示了我国早在商代中期就已具备采铜冶铜的技术能力,进一步证实中国的青铜文化孕育、发展自中华大地。因此,铜岭铜矿遗址也是中国青铜文化自成体系的历史见证,对于中国冶金史、科技史和文明史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新闻网邱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