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750年的粽子 你想吃一口吗?
2024-06-05 17:59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九江6月5日消息(记者胡斐 见习记者周蓓)6月4日,记者走进江西德安县博物馆。馆内珍藏着一对距今750年的实物粽子,长6厘米,宽3厘米,外皮为粽叶,由苎麻捆扎。经专家鉴定,这两个粽子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粽子实物,也是目前世界上考古发现最古老的粽子实物。
南宋粽子(央广网见习记者 周蓓 摄)
这对粽子历经750年不腐,还能吃吗?不少游客发出疑问。
德安县博物馆讲解员李佳告诉记者,这对粽子早已碳化,已经不能食用,至于粽子里面包着什么馅料,出于对文物的保护,不能打开考证。
这一对粽子是1988年在该县宝塔乡的南宋新太平洲通判吴畴妻子周氏墓中发现的,墓主周氏右手拿一根长40厘米的桃枝,桃枝上吊有两个粽子。
用粽子作为陪葬品,可谓首见。周氏墓中为什么会有粽子?根据专家推测,墓主死于四月初十,大殓时正值端午节前夕,可能生前爱吃粽子,故放入棺中以供享用。同时,粽子早时有祭奠之意,故放入棺中以示哀悼。此外,两个粽子成双成对,象征吉祥如意,故放入棺中以作礼品。
责任编辑:新闻网何文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