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区:把准为民服务“主旋律” 奏响文明实践“和谐曲

2023-11-22 09:48 来源:九江新闻网

九江新闻网讯(熊婷婷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汪东平 吕安琳)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浔阳区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以中心、所、站三级为单元,整合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在“新”上下功夫,在“特”上出亮点,在“融”上做文章,广泛开展接地气、有温度的文明实践活动,在为民服务中切实推动主题教育持续走深走实,让第二批主题教育成果在基层落地开花、取得实效。

“我们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让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走进基层、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群众。要切实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这个坚实的平台,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浔阳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要大力弘扬时代新风,上下联动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浔阳区积极整合各类优质资源,构建服务网络,延伸服务触角,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扎下生根,全域出彩。假日期间,白水湖街道三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白水湖街道文化体育志愿服务队开展“4点半”课堂足球培训体育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在一起踢球非常开心,既可以认识许多小伙伴,还可以强身健体。”小球员们纷纷表示,这样的课堂很有趣,在游戏中学到了很多足球知识,也收获了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该区按照“就近就便、惠民利民”原则,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综治中心、城市书房等基层活动场地,实现各类资源的激活、整合、下沉、共享,让文明实践的服务效能实现大幅提升。

今年七夕传统佳节,浔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区民政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和各街道联合举办“因为爱情·不要彩礼要幸福”七夕集体婚礼,为十对新婚眷侣送上祝福,并倡导全社会以实际行动争做婚俗新风的积极倡导者、主动传播者和自觉实践者。活动中,新娘李翠翠说:“我认为应该要抵制旧的观念,拒绝高价彩礼。因为我觉得两个人幸不幸福,并不是依靠彩礼的多少去衡量的,只有在生活中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共同患难,才可以建立好我们自己的小家庭。”据了解,浔阳区不断推进移风易俗,不折不扣抓好全省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累计开展家风家教实践活动30余场。浔阳区创新模式配强队伍,组建“1+8+n”的志愿服务队伍,成立了浔阳区志愿服务总队,下设八大志愿服务分队,全区共组建志愿者队伍433支,志愿者人数为54765人。同时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线上平台”的体系,实行“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实现了志愿服务凝聚力量和服务效能的最大化。2023年以来,参与接单人数19234人次,完成群众点单6787人次,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将大自然的氧吧环境和室内的舒适结合在一起,这种感觉很美好,为九江有这样一个地方点赞!”浔阳区白水湖街道居民贞子说道。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里的琵琶书屋是浔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之一,这里每天都会迎来许多市民和游客,他们沉浸于阅读、茶饮品鉴或者冥想之中,充分享受一份闹市中的静谧。夜晚大家不仅可以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空中栈道散步、吹江风,还可以沿着栈道走进琵琶书屋。琵琶书屋定期举办文明实践活动,如文学沙龙、读书会、展览、演出、青少年研学等,成为游客、市民朋友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琵琶书屋已成为我市新的文旅驿站和公共文化地标。

近年来,浔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紧扣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定位,强化效果导向,高质量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推动文明实践工作全面融入群众生活。截至目前,已开展涵盖政策宣讲、科普教育、医疗健康、助残敬老、心理咨询等各种志愿服务活动5360余场次。今年以来,该中心共开展理论宣讲1074场,受众14562人次。


责任编辑:新闻网杨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