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修水县擦亮“四心”品牌助高质量发展

2024-07-23 11:38 来源:九江市融媒体中心(九江日报社 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九江新闻网

九江新闻网讯(特约记者  朱修林)“我今天来大厅办事,感觉变化很大,各类办事区域一目了然,心情立马变得舒畅起来。”近日,修水县政务服务中心完成了“智慧大厅”改造升级,前来办事的张先生喜滋滋地说道。为了真正让群众享受到改革红利,修水县行政审批局对服务大厅进行智能化升级,通过“数字修水”建设项目,从进驻人员的智能管理考核系统、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等多方面调整优化,大力提升全县一网办、一次办、免证办、掌上办、自助办等智能化服务能力,不断将政务服务改革工作引向深入。今年以来,修水县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 擦亮“政务服务贴心、企业发展爽心、法治环境放心、人文关怀暖心”“四心”营商环境品牌,推动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走深走实,为该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一流营商环境保障。

深化改革持续发力,政务服务贴心。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数字政府服务能力,加快设立数字化政府服务机构,进一步增加“一事通办”数量、完善“一网通办”系统、扩展“一照通办”领域、延伸“一窗通办”范围;设立特色产业服务一链办。结合县域有影响力的茶文化产业、模具产业等构建产业服务链,设立智能帮代办“一件事”一链办专区,依托于数字政务项目,加强数据共享与数字平台建设,完善数据信息共享和流程互联互通,推动惠企通平台与赣政通、赣服通连接,通过共建共享平台联审联批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积极推动审批制度改革。设立综合受理及后台集中审批的集成式服务平台专区,抽调审批专班人员,健全常态化审批监管互动机制,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科学精准监管合力,进一步精简审批流程、简化审批事项,提升审批效率。

加强助企纾困力度,企业发展爽心。强化政企沟通。建立早餐会制度。通过搭建“政企连心畅聊早餐会”沟通平台,修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不定期同企业家共进早餐,协商解决问题,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已经召开四期“政企连心畅聊早餐会”,涉及机械制造、矿产品加工、文旅商贸、房地产等行业,收集企业反馈问题53个,已销号27个,正在推进26个,为企业切实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释放惠企政策红利。优化帮扶制度,落实“一对一”“一对多”企业帮扶制度,今年以来,共为企业解决213个问题。

创新监管发展模式,法治环境放心。创新推行柔性执法。针对“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在全省率先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出台《关于在全县实施柔性执法的工作方案》,建立柔性执法首违不罚事项清单、轻微不罚事项清单、从轻减免处罚清单“三张清单”制度,今年以来,各执法单位结合实际已制定出512条柔性执法“三张清单”事项,共计已减免金额462.7万元;打造归雁法律服务中心。在县政务服务中心一楼成立修水县归雁法律服务中心,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讲、法治体检、多元解纷以及非诉讼类服务“五大服务”。该机构成立以来,已审查合同120余份,出具法律意见书30余件,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00余次。

开展营商服务行动,人文关怀暖心。推动数字赋能营商环境。探索建设“无证明城市”,积极推动免证大厅建设,探索纸质证明电子化,共梳理制作电子证照目录91种,在政务大厅推广电子证照应用,通过扫码亮证免证办理业务,梳理“无证明”证照清单,目前已梳理5部门35个证照;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聚焦企业、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官不理旧账”、公职人员“不作为”“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等专项治理行动,将营商环境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推进,推动职能部门开展涉企收费行为专项治理,今年一季度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人。


责任编辑:新闻网杨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