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提案故事】提升产学研平台 打造世界级杏林品牌IP
庐山作为我国中医杏林文化的发源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资源优势。近年来,随着省委、省政府中医药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市正致力于弘扬杏林文化精神,聚焦发展中医药产业,推进杏林文化园的规划建设,着力打造世界级杏林品牌IP。
如何在发展中挖掘潜力?如何做大做强九江杏林文化产业?为此,市政协委员石学琴通过调研后向市政协提交了《关于强化产学研平台等关键举措,助力打造全国中医杏林文化产业高地的提案》。石学琴委员表示,当前,推进杏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很多,尤其是人才短缺、培育结构不合理、建设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政教产研融合协调发展,严重制约了杏林文化产业的战略规划实施和项目推进。
石学琴委员建议,教育及人社部门联合出台政策,支持九江本地教育院校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打造杏林人才培养综合体;设立杏林文化产业人才专项基金,在招生、就业和宣传方面予以支持,解决学校“招生难”、市场“人才缺”等“两难”问题;支持建设杏林文化产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或三甲以下医院、养老机构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形成优势鲜明的杏林人才培养“内外循环机制”;每年在九江举办“庐山杏林论坛”,邀请国内外杏林文化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参会,提升九江市在杏林文化产业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和人才汇聚九江;建立庐山国家级中医药特色劳动实践基地,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深入挖掘和保护庐山珍稀本土道地药材种苗基因,挽救和培育濒危珍稀中药材苗种,规模化发展传统道地中药材珍贵种苗,让庐山的优质中药材种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该提案提交后,庐山市政府主办,市教育局和市卫健委协办,各单位高度重视,认真开展可行性研究,并将目前政策和信息反馈至提案人。
庐山市政府在答复中表示,未来,将聚力打造一个集文化展示、中医疗治、产业研发、朝圣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对推动经济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在答复中表示,随着人们对中医药服务需求的增加,培养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杏林人才对于满足社会需求至关重要,通过培养杏林人才,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提升中医药教育的整体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为本地发展输送新鲜血液,下一步市教育局将联合市人社局共同支持九江本地的职业院校与江西庐山星辰教育集团进行合作。
2024年3月15日,省领导和省卫健委负责同志一行来到庐山市,为杏林文化传播基地和江西省医德医风教育培训基地揭牌。庐山市以此为契机,大力宣传和弘扬杏林的博爱、奉献精神。同时,不定期组织举办中医培训,并建立了“杏林源”公众号对外宣传。2023年10月26日—28日,成功举办2023中医药杏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向庐山市授牌“中医杏林文化发源地——庐山”。未来,将继续在中国杏林文化园举办高标准杏林论坛,并充分用好这一重要平台,吸引更多省内外中医药高校、科研院所、国医大师、知名药企等,进一步提升庐山杏林文化品牌。
目前,杏林遗址园规划设计正在逐步推进,结合庐康中药谷、庐山植物园山南分园等有望将杏林医药做大做强,并且吸引众多医药公司入驻杏林遗址园,为打造全国大中学生中医药文化的教育研学、劳动实践基地打下良好的基础。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包四华)
责任编辑:新闻网邱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