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点线面”协同发力 “立体声”入群众心

2024-11-13 09:32 来源:九江市融媒体中心(九江日报社 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九江新闻网

德安县创新打造“义峰山上微讲堂”等宣讲品牌,深化“宣讲+”模式,通过宣讲报告会、微宣讲课堂、文艺演出等形式,构建多方位、立体化的宣讲格局,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落地生根。

“点”上发力,示范式宣讲“入脑入心”。打造能讲、善讲的宣讲队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组建县领导宣讲团、县委宣讲团,领导干部深入分管领域带头宣讲,党校理论骨干深入企业、机关、学校、社区、乡村开展专题宣讲。截至目前,已开展宣讲266场。打造特色宣讲小分队,连续5年开展“百名局长百场宣讲”;县妇联“巾帼轻骑兵”将理论与妇联工作相结合,为妇女群众宣讲17次,受众1000余人;县总工会将宣讲场所搬到室外,通过“宣讲+趣味运动”的方式,让职工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理解、践行党的创新理论;团县委运用“青年之家”服务平台,通过“青言青语”“快问快答”等形式进行宣讲,推动新青年与新思想同频共振、引发“共鸣”。

“线”上延伸,覆盖式宣讲“有声有色”。广泛开展“线上+线下”全覆盖的理论宣讲活动,推动宣讲多点开花、更有广度。“线上”开辟“党的创新理论大家谈”专栏,邀请各个领域的宣讲员录制微视频,依托“德安发布”微信公众号、“德所绥安”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推送转发。同时,积极转发“理响江西”微宣讲视频。线下围绕义门陈文化产业园、永丰红色农旅综合产业园、锹溪王氏家风馆、袁隆平科普教育基地等阵地打造的“东佳讲堂”“站话家常”“一粒米千滴汗”“家风夜校”等宣讲品牌,获广大百姓喜爱。将理论宣讲融入中小学思政课堂,依托“义峰山”“石鼓殿”“铁石山”等红色资源,结合“四史”学习,带领青少年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导其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今年以来,“红色课堂”宣讲受众达2万余人次。

“面”上拓展,便民式宣讲“出新出彩”。积极挖掘各类“接地气”“暖民心”的宣讲模式,探索“宣讲+服务”模式,将理论宣讲融入为群众办实事中,邀请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和业务专家骨干到宣讲现场答疑解惑,倾听群众诉求,对能够马上解决的立即办理到位,对需要一定时间解决的,列入民生项目清单,分类建立台账,进行限期销号管理。目前,共收集群众建议32条,化解29件急难愁盼问题,建立“民生清单”188条。将理论与文艺表演巧妙结合,以“宣讲+红色故事”“宣讲+文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群众讲述德安红色党史,编排《杨超革命烈士》红色实景剧,把红色资源转化为生动的“红色课堂”;创作宣讲评剧《革命何须怕断头》,制作宣讲微视频《荣光》等文艺作品,进一步提高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李伟康)


【此文为合作资讯】

责任编辑:新闻网蔡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