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县民政局兜底保障推动民政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九江新闻网讯(许霞)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压紧压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治责任,夯实筑牢基本生活保障底线,武宁县民政局主动担当作为、全面夯实责任,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提高政治站位,扛牢政治责任。局党组召开班子会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工作5次,班子成员到挂点帮扶的鲁溪镇张岭村调研指导工作4次,相继出台了《关于做好2024年全县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提标提补工作的通知》《武宁县民政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兜底保障工作整治方案》《2024年社会救助重点工作安排》等5个政策与社会兜底保障有关文件,主动担责,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统筹运用社会救助和保障政策,发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应保尽保兜牢底线。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截至2024年12月,全县现有城乡低保11844人,其中城市低保1444户2132人,农村低保7497户9712人,脱贫户及“三类人群”监测对象与农村低保重叠人数6050人。严格落实“单人户”保、低保延退、就业成本扣减等政策。今年以来将80人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延退10人,保持了过渡期内社会救助兜底政策总体稳定。二是不断提升特困人员照料服务水平。截至2024年12月,全县现有城乡特困人员1881人,其中城市特困人员83人,农村特困人员1798人。全县1398名分散供养特困对象已全部签订照料护理协议。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第三方公司,对其中1244名自理分散供养特困老人开展“规范化、专业化、智慧化、多样化”探视巡访照护服务。
提高保障标准,落实“扩围增效”。将农村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55元达到715元;农村特困失能、半失能人员供养标准提高70元,达到每人每月1220元,农村特困自理人员供养标准提高70元,达到每人每月930元,确保最困难群体吃穿不愁、基本生活有保障。提标提补资金已于6月份补发到位。截至12月份,共计发放城乡低保生活补助金7436.6786万元、城乡特困生活补助金2401.592902万元,发放护理费484.8745万元。
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充分彰显。强化临时救助“托底线、救急难”的功能,对突发意外事故和罹患重病以及因灾、因病、因学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及时给予临时救助。2024年共救助困难群众1047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26.7371万元,有效解决了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下一步,武宁县民政局将加大走访力度,密切关注返贫致贫风险高人员、低收入困难人群、潜在救助对象,加大救助力度与范围,主动发现,及时纳入。分层分类织密织牢兜底保障网,持续推进全县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此文为合作资讯】
责任编辑:新闻网蔡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