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这一年• 九江答卷 | 不负长江滚滚流

时间:2024-10-10 11:47:34 来源: 九江市融媒体中心(九江日报社 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九江新闻网

山江湖城串珠成链、全域旅游出圈出彩、“诗与远方”深度融合,

浔阳江畔处处涌动着新生的“脉动”

不负长江滚滚流

绵延万里,百川归江,长江因此而壮阔;

山水之间,青绿相拥,九江因此而璀璨。

秀甲天下的庐山、奔腾不息的长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雅风古韵的浔阳城……在这里,文化积淀万川归流,红色血脉薪火相传,名胜古迹灿若繁星,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赋予了九江文化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年来,九江立足山水资源优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文旅攻坚行动,奋力将九江打造成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上的璀璨明珠。文旅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文旅融合异彩纷呈,精品项目不断涌现……新时代新篇章,九江文旅步履不停、诗行远方。

位于九动梦工厂内的九江工业博物馆。(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杨罗军 摄)

以文托底

塑造城市品牌生命力

九江,厚植历史之根,充满人文之醇。浔阳城内,周瑜点将、小乔梳妆、司马送客、宋江把酒,流传着说不完的小城故事;万里茶道、姑塘九湾、鄱湖瓷路,喧嚣着道不尽的望郡繁华。在2200余年的历史长卷中,“江山眉目之地、真儒过化之地、兵家必争之地”成为九江的显著标识;“中国田园诗的发祥地、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地”赋予了九江无与伦比的诗画禀赋。

“截至目前,我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2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5处。”市文广旅局工作人员介绍,中国历代名人在这里创作的诗词、歌赋、摩崖石刻等总数多达1.6万余篇,其中21篇入选全国中小学语文课本。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挖掘文化“富矿”,扩大旅游“留量”,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发展的综合优势,成为这一年来九江文旅发展的关键。

集历史文化、休闲商业、品质居住于一体的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李涛渊 摄)

深挖好资源,主动“走出去”。九江持续开发新产品、打造新品牌,让文化走出去、游客走进来,推出“跟着课本游九江”“空姐带你游九江”等旅游产品,塑造“一路繁花、清凉一夏、缤纷赏秋、冰雪悦动向九江”“追浔季”四季文旅品牌,策应“嘉游赣”活动开发旅游线路72条,组织“全球学子嘉游赣·背诵诗词江西go”活动,开发了飞花令“诗话浔阳”及课本上的九江等研学项目。

拓展新渠道,积极“引进来”。今年7月,“追浔季浔港情”千名港人游九江首发团抵达九江,成为我市大力推动入境游成效的有力印证。今年以来,九江积极开展文旅宣推,参加了第12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开展“悠然庐山 诗画九江拥抱大湾区”澳门、香港专场宣推,举办“中国山水看九江”九江文化旅游马来西亚、新加坡推介会,有效拓展了客源市场。

扩大影响力,聚力“沉下去”。一年来,全市共开展各类文旅活动1000余项,涵盖50多项类别,包括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节气主题、游客体验互动主题、美食娱乐嘉年华主题等形色各异的文旅促消费活动,营造独特的文旅氛围,让九江旅游“热”起来,让公共文化“沉”入群众身边,有力推动九江文旅繁荣发展。

精耕项目

筑牢产业发展新格局

九江,融汇九派横流,唱响时代之歌。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旅游的期望从“看山看水看风景”逐渐向“观文品史、体验生活”转变,其中折射出旅游产业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行走在粑俗文化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各色米粑映入眼帘,许多食客来此打卡,感受九江各地特有的稻米文化和饮食习俗。“该街区于今年7月底开街,汇聚了九江15个县(市、区)特色小吃,以稻米为原材料,体现了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文化和美食文化,为城市文化旅游注入了新的商业活力。”九江洋街建设项目负责人蔡栋介绍。

位于九江洋街的粑俗文化街。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李涛渊 摄)

而在九动梦工厂,则展示着老九江独有的工业发展印记。在这座充满复古风情与现代元素相交融的园区,文艺演出、创意市集、美食节等各项活动精彩不断。“这里保存了各种老物件、老厂房,将九江的工业记忆一一留存,同时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市民吴女士表示。

昔日九动厂,今日博物馆。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杨罗军 摄)

一个个特色项目受到欢迎的背后,是九江实施文旅攻坚行动,打造区域文旅中心,多渠道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干之举。

“去年以来,我们紧盯11项重点攻坚任务和115个重大项目,取得扎实成效。建成湖口水生物保护基地、户外猩球、九江之夜等一批爆款项目,新增鹿鸣谷、云居山等5家国家4A级景区,白鹿洞书院传承保护利用、‘三馆合一’等项目积极推进。”市文旅攻坚办专班负责人徐杰介绍。

登庐山远眺,山、江、湖、城皆可串珠成链。从观山览水的“山盟海誓”,到古韵悠长的“诗书浔阳”,再到“信步江湖”之旅,这是诗画九江的追寻之路。乡村之间,绿意盎然的农田、错落有致的民居,一幅幅美丽乡村画卷令人心旷神怡,半巷花田、一方农旅等农旅融合项目的打造为乡村振兴增添文旅力量,研学游、疗养游等特色旅游火爆出圈。长江滚滚,鄱湖依依,水上旅游发展正盛,长江游轮多次靠泊,浔阳江号游轮开发夜游航线,让水上旅游市场得以繁荣;长江岸线,琵琶亭、锁江楼、浔阳楼、九江九八抗洪展陈馆等串珠成链、连线成片……

通过立体整合文化山水资源,九江正积极打造文旅、农旅、体旅、工旅、游轮、民宿、康养等旅游新标杆,山城联动、山水联动、江湖联动、文景联动、文旅融合的全域发展格局逐渐成型。

联动破局

绘就群众生活新画卷

九江,悠然山水之间,别具城市烟火。在浔阳江畔凭栏远望,只见一幅绿意盎然的生态画卷沿着百里长江岸线徐徐展开。携友乘坐“浔阳江号”游轮,江岸绿意葱茏,江面烟波浩渺;登上琵琶亭,与白居易开展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走进九江九八抗洪展陈馆,在追寻红色足迹中感悟使命。

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2022年以来,九江全面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朋友圈”,紧紧围绕“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的目标要求,让长江文化与地方文化相融。当前,项目一期、二期已经完工并开放,项目三期有序推进,湖口县“山·江·湖”生态文明展示园项目、彭泽县“海门第一关”文旅融合展示项目等重点工程逐步推进,浔阳江畔处处涌动着新生的“脉动”。

文化旅游,一头连着“国之大者”,一头连着“人间烟火”。一年来,九江持续推进还景于民、还江于民,实现与人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成效凸显。浔阳江畔景区内推出了沉浸式灯光秀、文化展演等特色内容,每到节假日或特定时段,还会不时开展音乐节、美食节、文化市集等活动,通过打造消费新场景、创造新体验,为激活九江文旅消费注入新动能。

与还景于民同步推进的,还有滨江旅游景区、景点硬件软件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前,江边道路拥堵、停车困难、公共设施有限等问题难以解决。而现在,崭新的滨江绿道、儿童游乐区、云中栈道、城市书房等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不仅让城市更美、环境更好,也让我们当地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市民黄文超告诉记者。

如今,九江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诗和远方。“我们将坚持以唱响做实‘庐山天下悠’,深耕‘悠然庐山 诗画九江’城市文旅品牌为主线,持续提升文旅服务能力,把九江建设成为具有自然山水特色和历史人文内涵的滨江城市,打造成为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上的璀璨明珠。”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建新表示。

行进在新征程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九江这座千年古城正奋力描绘着新时代长江美丽图景,在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上出圈出彩。

(见习记者 胡依倩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沈明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