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路街道:党建赋能“一老一小”,用心用情守护“朝夕”幸福
九江新闻网讯 近年来,人民路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整合辖区资源,凝聚多方力量,创新方式方法,让温暖可触可感,实效可见可及,全面提高“一老一小”幸福指数,从细微之处守护“朝夕”美好。
优化阵地建设,赋能“一老一小”服务平台。聚焦“一老一小”实际需求,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打造妇女儿童之家、社区学校、桌式足球体验中心、杏林文化体验中心、小月芽书屋、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让“一老一小”群体拥有一个可学习、可玩耍、可休闲的暖心好去处。妇女儿童之家通过创意活动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社区学校为“一老一小”提供丰富精神食粮,杏林文化体验中心为老年人群体提供健康义诊、中医针灸诊疗等优质服务。同时,街道秉持“老有颐养、幼有善育”服务理念,打造社区居家养老中心20家,日间照料中心1家,养老服务中心1家,社区幸福食堂8家,托幼中心2家,其中女儿街社区幸福食堂创新设立“志愿服务+企业运营”模式,自今年7月开业以来,每天至少有60余名老年人就餐。佳诺智慧托育中心项目于今年8月正式开园,目前开设乳儿班、混龄班共两个班,入园幼儿17名。
凝聚多方资源,创新“一老一小”活动载体。街道、社区通过链接驻辖区单位、党建联建共建单位、爱心企业家、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发挥“5+5坐班加上门”“365天服务不打烊”工作机制,探索开办“四点半”课堂、“小板儿”驿站暑托班等,把暖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如各社区根据“一老一小”的兴趣爱好及实际需求,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创新活动载体,开展“青少年暑期军事夏令营”“湖滨百家宴”“公益市集”“科普进社区”“我们的节日”“非遗手工制作”等百余场丰富多彩的邻里活动,充分提升“一老一小”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同时,各社区通过党员结对帮扶、“红色蒲公英志愿服务”等方式,为辖区高龄、空巢、残疾老人等提供适老化改造、医疗保健、便民代办、健康义诊、爱心义剪、圆梦微心愿等精准化邻里助老服务,实现服务“零距离”。截至目前,共开展民生服务和各类惠民活动200余场次,惠及“一老一小”群体2600多人次。
探索老少共融,共筑“一老一小”幸福场景。街道、社区积极构建形成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的基层服务矩阵,积极引导“一老一小”参与基层治理,形成特色服务活动,实现“一老一小”双向奔赴。组织辖区内退休老干部、老党员、退役军人、“金秋艺术团”等开展“退役老兵讲红色故事”“老少共读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等阅读分享会和文艺演出活动,让孩子与老人聆听红色故事,体验红色文化。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儿童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组织“一老”带“一小”开展写春联、猜灯谜、献爱心等活动,既让老人孩子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将辖区“五老人员”纳入社区协商议事队伍,组建多支“邻里调解队”,鼓励引导其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当好“宣传员”“议事员”“调解员”,调解邻里矛盾纠纷,维护辖区稳定和谐。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关乎民生、连接民心。下一步,人民路街道将继续以提升服务质量和满足多元化需求为目标,积极探索“公益+市场”的新模式,扩大服务主体、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用心用情用力托起“一老一小”的幸福。
(人民路街道供稿)
责任编辑:
一审:
二审:
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