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课题研究之路 育教学课改之果——濂溪区名师工作室城乡教研共同体研训活动之初中数学课题研究融合实探活动举行
九江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学习与合作,切实打造扎实高效的常态课堂,共同探讨新课堂理念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濂溪区教育体育局、濂溪区教师发展中心的统筹安排下,吕建文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于10月31日下午在怡康学校开展了“城乡教研共同体研训活动之初中数学课题研究融合实探”的活动。濂溪区教育体育局党委委员、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周秀丽,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付菊霞,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户红军,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吕建文,怡康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周振洪及濂溪区各兄弟学校部分领导和教师共30多人参加了活动。
课例展示显风采
第一节课由濂溪区一中查思玲老师执教《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查老师用古代漏斗、漏壶的科普小视频导入,以验证胡克定律的实验为基石,设计了3个任务情境,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弹簧长度的变化和物体质量的关系,将实际问题抽象化并转化为数学模型。
本节课,科普导入如同一把钥匙,为学生打开了兴趣的大门,而数学与物理的融合,则将学生引入了一个更加广阔而深邃的知识殿堂,让他们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关系,深化了对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第二节课由怡康学校陈浩老师执教《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陈老师积极践行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理念,建立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构建分享式课堂。本节课,学生踊跃地发言,热切地分享了知识建构(定义、表示、性质和应用),他们还交流讨论了数形结合、几何直观、知识关联等学习方法经验。
本堂课,教学过程井然有序,过渡自然,课堂节奏紧凑,并积极引导学生突破了本堂课的重难点。学生的每一份发现都犹如璀璨的星辰,照亮着彼此数学进步的道路。
评课发言聚发展
户红军与老师们进行交流、反馈,研讨教学方法,交换教学心得,肯定了授课教师的闪光点。户红军提出在“三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希望每位老师将核心素养视为引领课程目标的璀璨星辰,确保每一堂课都紧密围绕这一核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同时,鼓励老师们充分利用板书,展现结构化教学的魅力。此外,还特别说明了五种核心学习方法与八种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希望老师们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关键能力。
讲座总结砥砺行
濂溪区一中吕建文教师开设《探课题研究之路 育教育课改之果》讲座。吕老师结合目前省内基础教育课题研究现状及相关文件精神,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老师们介绍了课题选题的来源与方法,并提示大家注重小而精,避免大而空,让课题研究真正成为解决问题、推动教科研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吕老师还针对课题申请书的撰写方法、基本结构、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介绍,让老师们对课题研究的相关内容有了全面、系统地了解和认识。
此次研训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以生为本,指向学生的深度学习;同时也开启了教师们思维碰撞、智慧共享的教学研究之旅。教学之路,道阻且长,愿我们共研共学共提升,携手并进促成长!
责任编辑:
一审:
二审:
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