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路为媒 联通未来

时间:2024-11-06 17:09:59 来源: 九江市融媒体中心

前不久,世界最大吨位斜拉桥成功转体,九江-日本国际直航顺利出境,新江洲船舶重工首艘船舶顺利吉水……有着交通区位优势的九江,持续书写着新时代的开放发展之路。

九江作为江西唯一通江达海节点的区位优势,坐拥152公里长江岸线,“鱼米之乡”是这里的代名词,从山水之城连接全国各地,到南来北往的人与商船,滚滚长江水,记录的是这座城市解放思想、向江图强。立足当下,“九江交通区位优势”究竟从何延续?在新征程道路上,耕耘赣北大地,乘风而起,九江正蓄积着汹涌澎湃的发展动力。

江水奔涌,蓄势赋能。

依托“黄金水道”资源优势,九江港货物辐射到浙江、上海、四川等21省市,九江长江大桥一桥、二桥、鳊鱼洲长江大桥连通赣鄂皖等省内外,水铁联运方式辐射东南等地区,多式联运综合交通运输格局逐渐形成。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座赣北重要城市及这条横穿东西、链接南北的水运航道,其运输效能仍可挖掘。为紧密江西内陆地区同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城市群等地的联系,于2020年9月扩建庐山站为高铁站,努力承担起长三角综合交通网向内陆地区延伸的重要节点作用。为有效调节瑞昌、城西、彭泽等5个港区吞吐能力,九江港优化码头资源配置,一体化运营城西、红光两大集装箱码头。“从红光港出运,预计每年将为我们减免将近200万元的物流成本,提升20%的物流效率”江西英科医疗有限公司物流部副经理袁雅慧表示。

通过塑造沿江开放优势,九江正发挥沿江临港产业优势,积极引导“货聚九江、赣货浔出”,深入推进制造业、文旅、基础设施“三大攻坚行动”,着力打造江西融入长江经济带、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

项目为要,涅槃重生。

翻开历史书卷,这里诞生了江西第一根火柴、第一颗钉子、第一艘轮船等,九江制造曾经令人自豪。而九江要创造新的辉煌,要在全省、长江流域争得“应有地位”,还需要以项目为笔,实干为墨,以“路”为媒,夯实以交通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城市建设的底气。

奋斗之路上,新江州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拂去尘埃,以资源换产业的方式“涅槃重生”,如今手握30多亿元的船舶订单,随着今年10月首艘近3500吨化学品船舶的顺利吉水,正式迈入高端化船舶建造领域。前不久,九江经开区城西港铁路专用线与安信物流码头成功开展“铁水”散货通道联调联试,进一步助力九江打造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

在“十四五”规划下,九江坚持全省“一盘棋”,将进一步加强开放大通道及支点门户、开放平台建设,强化“南下”“东进”“长江航运”三条大通道,昌九高铁项目建设正酣,规划形成“七纵四横三联”网格状高速公路网,力争到2025年底,九江港货物通过能力达到3亿吨。一个个交通项目纵横公路铁路、跨越江河湖库,正勾勒出一幅幅跨越时空的立体画卷。

求新求变,创造未来。

近年来,在完善交通网络上,九江更是不遗余力。都昌火车站2017年正式通车,鄱阳湖二桥2019年开通运营,安九高铁2021年全线通车,瑞昌港区2023年通过国家验收,跨江通道、城际铁路、远洋航线等也在陆续建设或规划中。优化布局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实现优化交通、赋能发展才是最终目的。

在思想革新上,九江抓住历史机遇,2021年实现九江庐山机场再次复航,为九江打造“四位一体”现代化交通体系补齐了空中短板,今年国庆客流更是达到超八千人次,同步正为航线拓展做努力。在技术突破上,中铁四局五公司攻克转体技术难题,实现世界最大吨位斜拉桥成功转体,刷新同类型桥梁转体重量的世界纪录,持续夯实九江桥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

当下,九江仍在积极构建开放、高效、安全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推动水铁路空交通网络更加健全,未来九江的产业发展、文旅经济、开发合作,将更有动力,也能更好地策应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把九江打造成区域性交通门户城市,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也将更有底气。

九江从秦朝设郡,汉代筑城,到今天长江经济带的有力参与者,过去有着“三江之口,七省通衢”的区位优势,而今也处处涌动着新时代的铿锵脉动,正以更高水平开放迈向崛起之路。奔腾不息的长江、世界吨位的桥梁、纵横南北的铁路、宽阔平坦的公路……在这里,以文化托底,向江图强,内畅外联、奋楫前行。

(桂训炜)

责任编辑:

  • 产业兴旺助振兴

  • 消防夜查隐患 守护小区平安

  •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三期项目有序推进

  • 德国游客体验春茶采摘

  • 产业兴旺助振兴

  • 消防夜查隐患 守护小区平安

  •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三期项目有序推进

  • 德国游客体验春茶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