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区城门街道:群众这些“心头事”解决了!

时间:2024-11-28 14:25:41 来源: 九江市融媒体中心(九江日报社 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九江新闻网

九江新闻网讯(王美欣 张志雄村庄道路护坡加宽、提灌站修建、新建公厕……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近年来,柴桑区城门街道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各村实际,从小处着手,瞄准民生关键事,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办成了一件件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

“以前沿湖道路狭窄、会车困难,急弯处没有安装护栏,路面还存在部分塌方,影响我们周边群众日常出行。现在路拓宽了,护坡建起来了,护栏也装上了,开车经过再也不用小心翼翼了。”金兰村村民说道。金兰村“两委”访民情、听民意,在梳理出八组沿湖道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后,及时向街道和上级部门沟通,将道路护坡加宽列为2024年度“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工作,打通群众安全出行“最后一公里”。据悉,该工程目前已成功验收,惠及村民236人。

农田缺水是制约高标准农田产量的重要因素,红心村充分发挥小城门湖水资源的效用,在柴桑区农业农村局、城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在竹林嘴自然村修建提灌站,配套铺设2000多米管道,覆盖1000余亩农田,让农田灌溉用水不再成为困扰群众的难题。“以前农田缺水,每次灌溉都要费很大劲去抽水,现在修了提灌站,可以把小城门湖的水直接通过提灌泵房抽水到农田灌溉,水流速度和水量大小还可以控制,切实解决了我们的用水,确实是一件惠及全村的好事实事。”红心村村民表示。

“小厕所”里蕴含“大民生”,今年9月,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白合村“两委”积极向上争取民生项目,在王高屋自然村建设了一座长8米、宽5.5米的公厕,内含男厕位2个、女厕位4个,直接惠及村民143人。“我常年在田间地头劳作,现在出门干农活再也不用担心方便不方便了,也给走亲访友和来村里开展业务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便利,是件好事。”白合村村民表示。新公厕的建设既解决了群众生活生产用水用厕问题,也推动了村庄形象提升,促进了文明风气。

责任编辑:

  • 共绘生态画卷

  • 产业兴旺助振兴

  • 消防夜查隐患 守护小区平安

  •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三期项目有序推进

  • 共绘生态画卷

  • 产业兴旺助振兴

  • 消防夜查隐患 守护小区平安

  •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三期项目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