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照亮科技 科技传播人文——湖滨小学开展2024年科普讲座活动
九江新闻网讯(方星) 12月19日下午,湖滨小学本部一楼多功能厅内坐满了朝气蓬勃的学生,场面热闹非凡,一场以“人工智能与未来生活”为主题的科普讲座在校园里举行。


活动开始,李倩雯主任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本次主讲人:张立龙博士。张立龙博士以《流浪地球》中人工智能为开端,呈现一种令人瞩目的形象在学生们面前,再回溯中国古代,智慧的古人对人工智能也曾有过奇妙的猜想。例如鲁班,他那巧夺天工的技艺蕴含着早期人工智能的萌芽。还有偃师这位巧匠,他所创造的能歌善舞的人偶,是古代对于人工智能的想象。而在国外,加扎利的机械玩偶同样有着对人工智能的猜想。再看人工智能学科的成立,犹如璀璨的星辰。现如今“让机器做人能做的事”我们赋予了它一个充满未来感的名称——人工智能。


在当今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人工智能如同一场浪潮席卷了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人脸识别技术就像一位神奇的“门神”,为我们的生活筑牢了安全的防线。还有智慧楼宇、智慧城市、在游戏、驾驶、医疗、农业、娱乐行业同样因人工智能而增色不少。总之,人工智能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效率和创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当提及人工智能时,不少人会简单地认为“AI 就是机器人”。然而,这种看法未免过于狭隘和片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但人工智能远不止于此。同样,认为“AI 就是编程”也是一种过于简化的认知。编程固然是实现人工智能的重要手段,但人工智能绝非仅仅是一行行代码的堆砌。
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思考,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定义和形式上。它更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也引发我们对科技与人类关系的深入思索。


在活动的尾声中,学生们对人工智能在未来生活的参与产生热烈反应。一方面,他们惊叹于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如智能语音助手能快速回答问题、智能翻译软件助力语言学习等。另一方面,学生们积极探讨人工智能在未来的应用场景,想象着智能教室、智能医疗等带来的便利。活动虽已结束,但成功激发了学生们对人工智能的热爱与探索热情,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技未来的大门。不少学生已经开始思考如何与人工智能共同发展,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为未来做好准备。
责任编辑:
一审:
二审:
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