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乡:探索“党建+基层治理”模式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近年来,河东乡聚焦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坚持“三个到位”,完善“三大阵地”,积极探索“党建+基层治理”模式,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坚持“三个到位”,提升基层治理战斗力
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村级组织实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责任落实到位。今年以来,先后召开党委会、乡村干部大会和专题联席会议5次,研究部署平安建设工作。出台了《河东乡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工作机制到位。建立“日调度、周研判、月评估”工作机制,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对一些重大疑难纠纷实行领导包案调处制度。
完善“三大阵地”,提升基层治理向心力
打造一个中心。先后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完成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点、“枫桥经验”示范点和基层司法所改造提升工作。同时按照5A标准打造了综治信息化指挥调度中心,依托“江西省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充分发挥全域覆盖的200余处“天网”探头作用,对重点区域进行全天候“云端巡逻”。建强一支队伍。建立“普法人才库”,配备培养“法律明白人”573人,其中“法律明白人”骨干18人。同时,配齐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等队伍62人,有效形成普法工作合力。织密一张网格。构建“纵横交错、分片包干、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责、网格到底”的网格管理体系,将全乡52个村民小组和2个社区划定网格31个,配备网格员31名,打造一体化网格员队伍,全面提升网格服务管理效能。
用好“三化模式”,提升平安建设工作执行力
一线摸排常态化。摸排各类矛盾纠纷108件,涉及家庭婚恋、山林权属、邻里纠纷、物权纠纷等多个方面,调处成功率达100%。接待来访群众168人次,提供法律咨询300余人次。化解阵地多样化。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努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乡级组建“隔壁老王”调解室,并返聘1名经验丰富老干部专职负责全乡调解工作。宣传引导全盘化。结合“国家宪法日”“禁毒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法治宣讲进小区、进学校等法治宣讲活动20余场,发放宣传册等资料1500余份,涵盖辖区群众1000余人,形成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河东乡供稿)
责任编辑:
一审:
二审:
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