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县人民医院:多发高危肺结节治疗的新选择——单孔胸腔镜手术
九江新闻网讯(刘忠凯 雷丹)近日,德安县总医院人民医院院区肝胆、胃肠、胸外科成功实施了一台高难度单孔胸腔镜左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胸腔闭式引流+肋间神经阻滞术。患者术后1周拔管,现已康复出院。
患者朱女士在体检中发现左上肺存在多个高危结节,其中最大的结节已达到20*15mm大小,这让朱女士和其家属深感担忧。为寻求最佳治疗方案,朱女士家属来到人民医院院区肝胆-胃肠-胸外科。
王恩泉主任接待了患者家属,并仔细审阅了患者的影像资料。通过影像学分析和科内多位医师的讨论,初步判断患者的高危结节可能为肺癌。为了制定更加科学、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案,科室立即申请,组织了一次多学科扩大会诊。(MDT,全称为多学科诊疗模式,是一种集合外科、内科、肿瘤内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个性化治疗方案的诊疗方式。在MDT模式下,患者会在治疗前得到由各领域专家组成的团队对病情的综合评估。)
经过MDT讨论,专家们决定为朱女士实施单孔胸腔镜下左上肺结节楔形切除手术。术中,医生会根据冰冻病理结果来判断结节的性质。如果最大的结节为浸润性腺癌,那么将建议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以达到肿瘤治愈的效果。在告知患者及家属治疗方案并征得同意后,王恩泉诊疗团队有条不紊地准备术前相关事宜。
手术当天,在多个科室的紧密协作下,手术顺利实施,手术时长2小时。术中冰冻结果提示,最大的结节确实为浸润性腺癌,肿瘤大小为2.3cm*1.4cm*0.8cm。根据肺癌治疗指南和术前手术规划,医生们随即为朱女士实施了单孔胸腔镜左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胸腔闭式引流+肋间神经阻滞术。其中,肋间神经阻滞是一种创新的治疗手段,通过在术中胸腔镜下局麻药物浸润肋间神经,可以大大减轻术后患者的切口疼痛,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术后,朱女士恢复顺利,于一周后拔管并康复出院。最后病理结果提示,朱女士肿瘤分期为早期(T1CN0M0,IA3期),只需定期复诊治疗。这一结果让朱女士和家属备感欣慰,也对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表示了高度认可。
王恩泉主任介绍,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胸外科的一种成熟手术治疗技术。与传统的多孔手术相比,单孔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由于胸部手术切口疼痛是困扰患者康复的一个重要因素,医生们不断通过改进手术技巧,减少手术操作孔,从过去的多孔发展到今天的单孔,从而大大减轻了患者的术后切口疼痛,促进了患者的快速康复。
今年,德安县总医院人民医院院区大力推进“快速康复外科”建设,肝胆、胃肠、胸外科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微创化、精细化治疗。据统计,2024年该科室已开展了近800台手术,其中微创手术占比约80%。今后,该科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作出了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
一审:
二审:
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