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营商”助“赢商”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不仅是吸引投资、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保障,更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生产力、吸引力,促进社会创新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3月13日召开的全市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动员大会提出,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九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赢得区域竞争的最重要砝码,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传递出我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持续释放出支持创新、创业、创造的鲜明信号,旨在进一步凝聚真抓实干、奋发图强的强大合力。
抓营商环境必须真抓实干,持之以恒。营商环境好不好、优不优,不是说出来、喊出来的,是企业和群众感受出来的。如果企业愿意跟我们敞开心扉说真话,把我们当成自己人,那说明我们的营商环境被他们认可。如果“二期现象”“三期现象”频现,企业家们积极动员亲戚朋友来投资,那说明我们的营商环境真正成了企业投资的“吸金石”。为此,各级各部门,要学习杭州“政府负责阳光雨露,企业负责茁壮成长”的做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按照大会部署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落实“企业安静期”制度,高效推进“综合查一次”,全面实行“入企扫码”,加快推行非现场检查,全面落实柔性执法,加强企业合规指导,把服务做在监管之前,多帮助企业、指导企业,促进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各县(市、区)、各部门和单位要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大力推进“减证办”“容缺办”,推出更多“承诺免批”“集成审批”“极简审批”,进一步简化流程、优化服务、提升效率。
抓好营商环境,必须全力以为,合力而为。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不能输、也输不起的竞赛,一旦掉了队、落了伍,就会输掉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虽然我们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取得了不小成效,走在全省第一方阵,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与企业和群众期待相比、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需要提档升级。我们要对涉企监管、涉企融资、涉企服务、涉企诉求、涉企违规五大类问题精准发力、齐心协力,解决好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打通“最后一公里”的“肠梗塞”,推动惠企政策直达、主动兑现,真正做到“双向奔赴”。同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完善人才安居、就医、子女入学、创业服务保障等系列优惠政策。
抓好营商环境就必须对标对表,逐项落实,实现优化营商环境的最大突破,高标准做到“跟过去比不一样、在全省不一样、企业感受不一样”。要按照《九江市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方案》中明确的五大类30项任务细化分解。这既是目标,也是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各行动牵头单位要主动作为、一牵到底,及时解决各自领域存在的问题。各配合部门要积极履职、通力协作。各部门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带头干、负总责,让优化营商环境成为本单位工作的主流,成为干部职工的共识,以优质高效服务赢得企业和群众认可点赞,让企业家在九江有更多的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事关九江经济兴衰、事关全市长远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没有“局外人”,都是“当事人”。全市上下都要倾情投入,脚踏实地,起而行之,闻令而动,以“营商”助“赢商”,让九江真正成为新时代投资兴业的热土、创新创业的沃土和奋斗者成就梦想的乐土。
(九江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
一审:
二审:
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