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县总医院人民医院院区:“小黄人”宝宝,要警惕胆道闭锁,肝胆超声来助力

时间:2025-03-15 11:39:08 来源: 九江市融媒体中心(九江日报社 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九江新闻网

九江新闻网讯(罗兰 雷丹)近日,在德安县总医院人民医院院区,一名刚出生3天的小宝宝沫沫,因皮肤短时间内异常黄染,被家人紧急送往超声科进行肝胆超声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沫沫的胆囊大小明显异常,约为17x2mm,胆囊轮廓不规则,内壁不清晰。在胆囊管处,医生发现了一个大小约10x8mm的囊肿,同时在肝门区门静脉周围观察到纤维块组织回声,即“三角条索征”。医生表示,沫沫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大便颜色正常,无白色陶土样大便,但其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达到了295.9umol/l。基于超声表现,高度怀疑沫沫可能患有胆道闭锁。随后,沫沫被转往江西省儿童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并最终确诊为先天性胆道闭锁。经过及时的手术治疗,沫沫目前恢复情况良好。

先天性胆道闭锁,俗称“小黄人”,它是一种病理性黄疸,是一种先天性胆道疾病,是新生儿胆汁淤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胆道闭锁多数为先天性胆道疾病,其特征是肝内、外胆管缺乏或胆管树严重不足,胆汁无法通过胆管顺利排出,患儿的肝脏随之产生胆汁淤积损伤,最终发展成肝硬化和肝衰竭,严重危害婴幼儿生命。

然而,很多家长对新生儿黄疸认识不够清晰,认为“十个宝宝八个黄”是正常现象,从而放松了警惕。部分由胆道闭锁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患儿未及时就医,错失了最佳干预时机。

德安县总医院人民医院院区超声科温馨提醒,家长应密切关注新生儿黄疸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检查。肝胆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便捷的检查手段,在胆道闭锁的早期发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

  • 共绘生态画卷

  • 产业兴旺助振兴

  • 消防夜查隐患 守护小区平安

  •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三期项目有序推进

  • 共绘生态画卷

  • 产业兴旺助振兴

  • 消防夜查隐患 守护小区平安

  •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三期项目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