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踏歌,烟火寻味——武蛟乡油菜花节里的烟火气
九江新闻网讯(许柱胜 郝子溪)“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这句话曾被无数人奉为圭臬。那些浸润着晨露暮霭的市井生活,那些沾染着人间烟火的寻常岁月,恰是中华文化最温暖的注脚。在瑞昌市武蛟乡,一场以花为媒、以春为约的盛会,正在绚丽启幕。这里有田埂间翻涌的花浪,有灶台上氤氲的香气,更有锣鼓声中跃动的乡情,汉服巡游、花间茶会、非遗手作等十余项主题活动次第绽放,这场万亩金黄的油菜花海与人间烟火的相遇,书写着中国式的浪漫。
花海深处,烟火升腾
天微微亮,武蛟乡的村民们早已在花海集市的摊位上支起炭炉、架起蒸笼,肉蒸面的蒸汽裹着柴火香漫过花田,红糖烧饼在炭炉里滋滋作响,小朋友在一旁排着队搓着手掌,等着新鲜出炉的那一口焦香酥脆,这种“武蛟滋味”是工业化生产线复制不出的味道。“平均两分半一锅,一锅可以烤七个,还是做不赢,人太多了!”三金村的雷大叔一边吆喝着一边笑着说道。穿梭在花海集市,瑞昌农特产品、油菜花文创产品、剪纸、竹编等非遗产品琳琅满目,还有狗不理包子、长沙臭豆腐、蒙古烤肉等招商美食,本地老字号与异乡风味在花海交融。这场地摊经济的盛宴,让村民的腰包鼓了,也让乡愁有了具体的形状。
奔跑逐春,鼓动乡情
在集市的另一边,赤湖岸线的马拉松赛道上,5000名跑者一路穿越金色海洋,在油菜花香和赤湖风光中完成自我挑战。而比奔跑更热烈的,是路过的村庄中此起彼伏的加油声。“选手来了!”人群中一声尖叫,七旬老人颤巍巍地向奋力冲刺的选手鼓掌,孩童挥动油菜花扎成的花束,村民敲着气势汹涌的大鼓,还有大妈们身着彩衣跳起自编的助威舞……整座村庄仿佛化作沸腾的热壶,翻涌的是武蛟村民们滚烫的热情。
戏韵欢歌,乡音醉人
午后的花海,周边的村民们早已齐聚在百姓大舞台下,不一会儿广场上便坐满了观众,似乎在等着什么“大戏”。这里没有红毯幕布,有的只是老农家里搬来的长板凳。随着主持人的报幕声,舞台上锣鼓喧天,春季村晚精彩的节目开始轮番上演。合唱、舞蹈、快板等歌舞表演应接不暇,二胡、古筝还有萨克斯等乐器演奏也是接连不断,只见台下观众随着节奏挥舞着手中的拍手器,尽情享受着这场视听盛宴。
“走,戏快开场了,一起看戏去!”除了村晚,这里还有当地百姓每天翘首以盼的花田戏曲,甚至吸引了周边数里外的村民三五成群地结伴来看戏。采茶戏的悠扬小调,黄梅戏的水袖春风,还有赣剧院“送戏下乡”带来的《火烧余洪》《弼马温》《扈家庄》等经典剧目,演员们以精湛的演技、高亢激昂的唱腔,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喝彩。尤其是最后的《变脸》,演员们扎实的基本功让台下观众直呼过瘾,不少村民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录像,记录下这精彩的瞬间。
湖光花色,笔绘春天
走在武蛟的乡野小路上,总能看见一些书画爱好者们盘坐在路旁,聚精会神地写生创作。他们支起画板捕捉花影波光,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眼前的湖光花色。最灵动的笔,还是来自数十名“小画家”们,他们在田埂上,顶着三月暖阳,用彩笔涂抹心中的最美花海。画里歪斜的农房、“夸张”的油菜花,被装裱成特别的“乡野画廊”,听说这些作品还将在周末于油菜花海中向游客集中展示。一同前来的老师感慨:“孩子的眼睛,能发现不一样的美,他们眼中的花海就是整个春天。”
责任编辑:
一审:
二审:
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