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修水县:奋力打造模具产业标准化聚集化发展新范式
三年前,当修水县炸响开山第一炮时,很多人质疑:一个国贫县如何在“石头缝里搞工业”?三年后,这个典型的山区县已跻身省级特色装备制造产业试验区,初步形成了从模具设计、加工制造到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终端的全产业链条。在九岭山脉上,一座立足修水、面向全球百亿级模具产业集群正拔节生长。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推动九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修水县专场上获悉,2024年该县模具产业营收达34.68亿元,产业规模位居中部县域前列。
筑基立柱 构建“三擎”赋能新生态
“我们拿出‘大山沟里搞工业、石头缝里建工厂’的决心,全力推动并实现总投资120亿元、占地1100亩、标准厂房达36.8万平方米的模具数字产业园在一年内开工建成并投产,创造了‘修水工业速度’。”修水县有关工作人员在介绍模具产业发展时,言语中充满了自豪。
近年来,修水县将模具作为首位产业培育,积极引凤筑巢,依托“产业协同、资源共享、数字赋能”创新发展理念,形成“大企业建平台、小企业用平台”的产业共生生态,举全县之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先后投资18亿元,建成研发、设计、制造、装配、冲压、检测六大公共平台,引进370多台加工设备、26条自动化生产线,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技术解决方案。通过平台共享,设计效率提升40%,制造周期缩短15%,大宗物料采购成本下降10%。同时,依托电信中部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推动24家模具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联合华为共建模具云工厂,打造“中部模具工业大脑”,实现模具设计、生产、检测全流程云端协同。嵌入DeepSeek,建设修水模具产业私有大模型,借助人工智能系统推进修水模具产业专业化、国际化发展。
聚势成链 创新“三维”招商新路径
产业聚集化发展,离不开精准招商和强链补链。修水县创新专业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等招商模式,瞄准重点区域,紧盯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推动“链主”企业与配套企业协同落地。
该县优选一批懂工业、懂专业、懂产业的招商干部,组建专门招商小分队,聚焦长三角、珠三角派驻,推行“集中办公”模式,举办上海、东莞模具产业推介会,有针对性地提供模具产业发展降本增效方案,以产业高度协同打造产业链集聚,以产业发展逻辑吸引产业链企业落户,成功引进耐斯机械、哲盛科技等26家配套企业,形成“龙头带动、中坚支撑、小微配套”的产业梯队。此外,该县还精心培育现有落户产业链企业,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有求必应优化企业服务,强化落户企业在修体验,以商带商、以商招商,拓展修水模具产业版图。
融通要素 锻造“三链”护航新体系
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素保障是关键。修水县以“硬举措”优化“软环境”,全力打造厂房、人才、金融“三链协调”保障体系。
为了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创业、顺心发展,该县建设5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实现企业“拎包入驻”,优先保障模具项目落地,并规划建设孙岭拓展区1000亩,为产业留足发展空间。实施“人才强链”工程,出台《模具产业人才服务保障措施》,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并指导修水职业中专组建模具订单班,每年可定向培养技术工人500名,着力构建“产教融合、以产聚才”生态。同时,设立5亿元模具产业引导基金,深化“政银企”合作,创新推出“模具贷”金融产品,累计放贷3.16亿元,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站在新的起点,修水县将以三大战略升维行动开启新征程,全力推动模具产业迈向更高能级,奋力朝着产业营收过百亿元的目标奋勇前行。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梅俊)
责任编辑:
一审:
二审:
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