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路上的追光者:卢舒的公益答卷
在九江,有这样一个人,他曾被癌症宣判“死刑”,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却凭借顽强意志重获新生,转身化作一束光,照亮无数癌症患者和弱势群体前行的路。他叫卢舒,现为九江市抗癌协会会长、九江市濂溪区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九江志成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他用自己的经历书写了一份震撼人心的公益答卷。
命运重击下的爱心曙光
卢舒于1973年出生于武宁杨洲南屏一个开门见山的穷山沟里,1996年,从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毕业后,先后在九江新光集团、浔阳晚报、九江广播电视报、新参考文摘报九江工作站等单位就职。丰富的工作经历,让他对生活有着深刻感悟。然而,命运却跟他开了个残酷玩笑。2017年,在一次体检中,卢舒被确诊为癌症晚期。这消息如晴天霹雳,瞬间击垮了他和家人。面对高昂治疗费用,收入有限的他陷入绝望,生活被阴霾笼罩。
就在卢舒一家走投无路时,来自陌生人的善意汇聚而来。有人匿名捐款,有人帮忙联系医院,还有人送来营养品。这些爱心让卢舒顺利走进手术室。手术成功后,躺在病床上的卢舒望着天花板,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对爱心人士的感激涌上心头。他在心底发誓:“一定要报答这份恩情,帮助更多身处困境的人。”
抗癌征途上的希望接力
手术后,卢舒身体极为虚弱,放化疗的痛苦让他一度想放弃。但四面八方涌来的爱心触动了他,“不能沉沦!”他在心底呐喊。凭借顽强意志,他一次次击退病魔。
抗癌成功后,卢舒心怀感慨,深知还有许多患者在黑暗中煎熬。怀着感恩,他加入九江市抗癌协会,主动投身各项工作。八年来,他拖着病体,走访600多名癌症患者和残疾人,用自己的经历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病魔。
一次,卢舒得知一名年轻患者因治疗费用高想放弃。他不顾身体不适,连夜赶到患者家中。在昏暗灯光下,卢舒握着患者的手说:“孩子,我理解你的痛苦,我也曾想过放弃。但有这么多爱心人士帮助我们,坚持就有希望。”他拿出抗癌资料,讲解康复经验,还掏出自己的积蓄。患者感动落泪,坚定了治疗的决心。那一刻,卢舒看着患者重燃希望的眼神,内心充满成就感,也更坚定了公益之路。
(受访者供图)
为帮助更多患者康复,卢舒组织多场康复活动。活动前,他自己动手策划筹备;活动当天,他最早到场,为患者答疑、给予关怀。今年1月,在抗癌协会换届之时,很多人对会长一职望而却步,卢舒却主动请缨。他跪在众人面前,声泪俱下:“我从鬼门关走过,深知患者痛苦。我要带领大家,为患者点亮希望。”他的举动打动众人,大家纷纷支持。
爱心播撒路上的温暖足迹
每年重阳节,卢舒都会惦记老家武宁杨洲乡的老人。他组织爱心人士,带着慰问品前往南屏村。山路崎岖,身体虚弱的他一路颠簸,脸色苍白。但一到村里,他就打起精神,挨家看望老人。看着老人脸上的笑容,卢舒心里无比温暖。
听闻修水溪口部分家庭因病致贫,卢舒心急如焚。他联系爱心企业和志愿者,筹集物资。前往溪口的路上,车辆多次险些陷入泥潭,卢舒和志愿者们下车推车。到达后,他们顾不上休息,将物资送到贫困家庭手中。一户人家老人重病、孩子上学,卢舒不仅送物资,还为孩子争取到助学金。看到孩子眼中的希望,卢舒更加坚定了帮助困难家庭的想法。
在彭泽县龙城镇,卢舒了解到一些残疾人缺乏康复设备。他四处奔波筹集资金,购买轮椅、拐杖等送到他们手中。他还开导一名长期困在家中的残疾人,鼓励其走出家门,并为他联系手工制作培训。看到这名残疾人脸上的自信笑容,卢舒深感欣慰。
初心如磐铸就的公益星河
卢舒常说:“身体的残缺不能阻挡灵魂的绽放,愿天下无癌,人间大爱!”在助力癌症患者的路上,资金短缺是难题。2024年,他不顾身体虚弱,走访210家企业和慈善组织,成功筹得30余万元。每次被拒绝,他虽失落,但一想到患者,就又充满动力。
多年来,卢舒参加60多场公益活动,甚至带头卖轮胎、做保险。尽管收入微薄、治疗费用高昂,在家人支持下,他仍节衣缩食,向患者捐款捐物价值17万余元。
卢舒深知心理支持对患者的重要性。他穿梭于病房,倾听患者心声,讲述抗癌案例,给予心理暗示。他还组织心理互助小组,让康复者分享经验。在他的努力下,许多患者重新燃起希望。
在九江这片充满爱的土地上,卢舒用自己的言行,为大家树立了榜样。他从一个被命运捉弄的抗癌患者,成长为一名心怀大爱的公益先锋,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他的感人故事,将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公益事业,让爱与希望在人间传递。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江慧)
责任编辑:
一审:
二审:
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