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清明】清明祭扫“圾”少成多 环卫亮出硬核“清”单
九江新闻网讯(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周慧超 文/摄)清明节期间,市民扫墓祭祖、追思先人的传统习俗,带来了陵园周边人流激增、祭祀垃圾量陡增的双重考验——纸张随风飘散黏附路面,鲜花祭品堆积影响通行,如何平衡民俗需求与城市洁净?针对重点区域、关键点位,九江城管部门协同环卫企业实施“一路一策”精准保障方案,用精细化服务护航城市环境,让文明祭扫与城市洁净同频共振。
4月1日10时,长虹立交桥东南侧的辅道上,环卫工人王红霞正操作高压水车冲洗地面。这里连接花鸟市场、长虹大道与九江火车站的交通枢纽,车流量巨大,清明节期间增加了不少祭祀用品临时摊位。“有的遗漏的草纸黏在沥青路面上,普通清扫很难彻底清理。”王红霞介绍,班组采用“先喷淋降尘、再高压冲刷”的组合方式,每日开展多轮深度清洗,确保路面见本色。
庐山大道上加大了保洁力度。
针对立交桥周边易藏匿垃圾的特点,九江玉禾田公司浔阳片区创新“三班倒”巡查机制:6时至10时重点保障祭扫高峰,12时至15时突击清理背街小巷,18时至21时开展全区域复检。在庐山大道绿化带,环卫工陈建军手持改良版长柄夹钳,仅半小时便从灌木丛中清出17个塑料袋。“夹头加了防滑齿,对付树枝间的垃圾更顺手。”他展示着特制工具说道。
“临时停车点有塑料袋,请立即处置!”4月1日11时,濂溪区九星路路段保洁员李秀兰带着清洁工具赶到现场。作为连接主城区与马宿岭陵园的主要通行道路,九星路全线实行“30分钟垃圾滞留”标准,10名新增派环卫工人分工协作,两人一组巡回捡拾飘散垃圾。沿线增设临时垃圾桶,有效缓解了纸钱、鲜花等祭祀物品的堆放压力。“往年这段路垃圾桶常满溢,今年增设点位后,路面垃圾量减少超六成。”片区经理孙从庆介绍。
针对浔阳区、濂溪区、经开区等祭扫人流集中区域,九江玉禾田公司制定专项保洁方案,重点加强墓园周边、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的精细化作业。面对灌木丛、绿化带等机械难以深入的卫生死角,九江玉禾田公司启动“人机协同”作战。出动高压冲洗车在庐山大道、濂溪大道等重点路段全天候待命,针对黏附在地面的香烛残留物实施定点清除。
责任编辑:
一审:
二审:
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