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碧波作砚写担当——市人大常委会持续监督推动水环境治理

时间:2025-04-03 09:14:58 来源: 九江市融媒体中心(九江日报社 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九江新闻网

拥有152公里长江岸线和三分之二鄱阳湖区水域,境内水系纵横、水网密布的九江,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更因江而名。水资源丰富,也意味着水域治理战线长、任务重、责任大。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全市水环境治理持续强化跟踪监督,在“听”“查”“问”之中助力“守水”“护水”工作取得实效。

“听”——持续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

1月13日下午,市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闭幕。闭幕会上表决通过了关于九江市2024年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状况报告的决议。首次在九江市人民代表大会上专门听取和审议“生态报告”,旨在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针对报告中直指的“鄱阳湖九江湖区水质改善形势严峻”问题,提出了要“深入开展鄱阳湖总磷削减、入河排污口、城市黑臭水体等专项整治”,对水环境治理的关注度可见一斑。

修河系鄱阳湖五大入湖河流之一,发源于湘、鄂、赣边境的幕阜山脉,于吴城镇望湖亭与赣江汇合后注入鄱阳湖,九江境内干流总长371.7公里。修河流域范围包括修水县、武宁县、永修县、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等。大会闭幕10天后,我市印发了《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工作方案》,围绕进一步改善我市境内最大的河流——修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明确工作举措,罗列问题整改清单和修河流域工程项目清单并注明完成时限。一份《关于修河流域水质下降问题调研报告》紧随其后上报至上级部门,将多部门、多领域的相关专家参与调研发现的31个问题逐一列出,深度分析成因,提出专业意见。

在3月29日召开的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24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此前,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对我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开展了前后1个月的专题调研。此次调研由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带队,分管领导全程参与,调研组先后到修水县、武宁县、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实地走访调研,在中心城区召开工作汇报座谈会,系统评估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重点了解各类污水处理、水系水环境治理等方面情况。

“我们了解到,去年我市修河流域出现了水质变差的情况,水质情况和综合指数、水环境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差。”市人大环资委有关负责人说,“希望通过我们的监督,加快推进修河水质全面提升攻坚行动。”

“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执法检查

“城镇生活污水管网错接、混接、漏接问题依然存在……”“部分乡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存在闲置现象。”“一些地方畜禽水产养殖污水处理不到位。”“部分地区乡级生活污水建设监管部门不明晰,管网规划、建设、管护等信息沟通不畅……”在开展2024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专题调研期间,调研组紧盯我市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尤其是水环境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深查细究,并一五一十进行梳理反馈。在撰写的调研报告中,详尽提出了“聚焦源头治理”“优化产业结构”“坚持问题导向”“深化体制改革”“强化社会参与”5个方面建议。

对此,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3月27日,全市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工作推进会在武宁县召开,市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修水县、武宁县、永修县、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有关负责人均到会,共同研究下阶段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工作。在两天后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中心城区“六湖九河”治理和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持续开展城乡生活污水和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提升行动,协同推进农业面源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扎实推进鄱阳湖九江湖区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行动……

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将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列入年度监督计划,组成调研组深入我市多个县(市、区)实地调研山江湖河城专业法庭建设情况。调研组前后多次来到修河流域沿岸及其有关的河湖资源法庭进行实地察看,查摆工作短板弱项,广泛征集群众、各级人大代表、基层司法工作者和环境资源专家的建议。结合调研反馈情况,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了相关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推动我市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改进、水平提升。

观滴水可知沧海情。多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聚焦水环境治理举“重拳”监督问效:连续8年累计17个监督议题聚焦长江大保护,首倡建立长江流域五省十五市人大协作交流机制;对环保领域各类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选准城市湖泊、饮用水源、水利工程“小切口”,3年定制出台3部“水法”;开展长江流域岸线整治专题监督,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沿江化工企业整治集中视察……彰显了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

“问”——精准询问与追问促进工作提升

“目前,有些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还存在污水直排、收集不到位的现象,请问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今年市两会设置的“局长通道”上,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面对记者提问积极回应,还就改善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工作列出了“任务表”。

2023年11月底,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专题询问会。为了把问题问到点上,3个月前就开始周密准备,其间开展了《九江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并听取和审议了有关报告、编制了年度“无废九江行”长效监督活动专题研究成果报告、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和收集基层的意见和建议、制作了有关暗访调查片。“请问如何强化对个体诊所医疗废物管理?”“我市在环境卫生设施系统布局方面有什么考虑?”询问会上,“考官”提问直奔主题,问出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考生”回答务实具体,在答复中明晰今后努力方向。

紧盯环保领域难题,“问”出履职路径,市人大常委会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加强,积累了不少经验。在水环境治理方面,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聚焦长江流域治污及沿江园区传统产业比重大、亩产效益不高问题,分别对中央、省环保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和沿江产业布局规划、园区环保化改造情况开展工作评议。借助评议大会,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和服务对象对被评议部门负责人提出询问,在“一评一议”中助力政府部门提升工作质效。同时,持续对工作评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持续跟踪督办,形成了全过程监督的闭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准”答“实”,关键还在抓落实、看结果。“今年,我们将对中心城区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工作开展专题询问,邀请各级人大代表、媒体记者、第三方机构等通过暗访调查、实地检查等方式,进一步查找工作短板、问题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市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蒋琼在全市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座谈会上说道。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黄梦如)

责任编辑:

  • 共绘生态画卷

  • 产业兴旺助振兴

  • 消防夜查隐患 守护小区平安

  •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三期项目有序推进

  • 共绘生态画卷

  • 产业兴旺助振兴

  • 消防夜查隐患 守护小区平安

  •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三期项目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