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炼老师新作出炉!《这里是九江》
这里是九江
作者 练 炼
九江简称浔,
也叫浔城,
古往今来,
九江有好些个名字,
柴桑、江州、浔阳、德化、九江,
每个名字都洋溢着诗情画意,
每个名字都充满着意志力量,
每个名字都让人难以忘怀,
每个名字都使人心潮澎湃。
九江鄱阳湖风光(图片源于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九江最不缺的就是水,
中国最长的江,中国最大的湖,
伟大的长江和浩瀚的鄱阳湖,
在这里交汇,在这里相融,
江湖两色,清浊分明,
一江春水滚滚东流。
亚洲最大的柘林土坝,
庐山西海的一泓碧水,
就像湛蓝的绿宝石,
在九江大地闪闪发亮。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上善若水,
水利万物而不争。
水润万物啊,
万物显生机,
九江的女子是水做的,
是清溪里的水。
无愁地镇日流,
率真地长是笑,
自然地引我忘了归路。
九江的女子一个个,
水灵灵,白净净,
美滋滋,笑盈盈,
天生丽质,明眸皓齿,
柔情似水,风情万种,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
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神神秘秘,窈窈窕窕,
欢欢喜喜,甜甜蜜蜜,
像雾像雨又像风,
那一声“蒽好”的问候里,
有许多的甜蜜和忧愁。
九江庐山风景名胜区(图片来源于网络)
九江有许多的山,
幕阜山九岭山大浩山庐山,
在这里巍然耸立蜿蜒逶迤,
一山飞峙大江边,
跃上葱茏四百旋。
巍峨的庐山耸立在长江边,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雄伟的九江长江大桥,
飞跃在万里长江之上。
岳飞在这里屯兵抗金,
李烈钧在湖口发动“二次革命”;
1949年4月21日,
人民解放军在西起九江湖口,
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
发起伟大的渡江战役;
在九江彭泽棉船长江段,
打响了解放江西的第一枪。
江南形胜,三省都会的九江,
造就了九江人骨子里的英雄气,
九江的男子一个个,
俊秀挺拔,壮美如山,
英雄气概,巍然屹立,
卧似一张弓,
站似一棵松,
不动不摇坐如钟,
走路一阵风,
眼中有天地,心中有祖国,
天高地远,豪气干云,
英气勃勃啊贯长虹,
个个都是中华好男儿。
九江啊!
吴头楚尾,九省通衢,
山河壮丽,物华天宝,
引得无数文人墨客竞折腰,
毛主席在这里号召,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陶元亮在这里邀请,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
奚惆怅而独悲”!
李太白在这里吟诵,
“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白乐天在这里挥笔,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周濂溪在这里表白,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苏子瞻在这里感慨,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黄鲁直在这里抒情,
“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岳武穆在这里发誓,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朱元璋在这里得意,
“路遥西北三千界,
势压东南百万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
天缘有份再来游”。
宋公明在浔阳楼上,
留下千古不朽诗篇,
“他时若遂凌云志,
敢笑黄巢不丈夫”。
千百年来,寒来暑往,
3500多名诗人墨客,
莅临九江,登临庐山,
留下了1.6万多首不朽诗篇。
了不得啊!我的九江,
江南佳丽地,千古帝王州,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使人向往,令人难忘。
古今辉映(图片源于潘立)
在这里,
李太白和白乐天,
推杯换盏,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在这里,
有人在琵琶亭公园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却在,
浔阳楼里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却装饰了别人的梦。
在这里,
有人在改造一新的,
南门湖甘棠湖边放烟花,
这漫天的璀璨礼花,
腾空而起,辉煌绚烂,
却照亮了别人的新娘。
在这里,
有人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里,
追晚风,唱情歌,
走一走,看一看,
借一缕时光,捧一片星空,
那是多么的美好迷人浪漫。
在这里,
今古匡庐山下路,
人生长恨水长东,
浩歌一曲酒千钟。
男儿行处是,
未要论穷通。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图片源于潘展)
九江啊,
看是一幅画,
听像一首歌。
朋友哦,
这世间有太多的难免亏欠,
比如特殊的伤心无法释怀,
如果你,
心中有挂牵,
眼中有爱恋,
那就出发吧,
不如见一面,
哪怕是一眼。
九江邀请你,
请你来做客。
九江盼望你,
请你来见面。
在这里,
有缘千里来相会,
俞伯牙相遇钟子期,
庐山长江水奏知音,
你一定会遇上一个,
你梦中的知己。
在这里,
我送你一个胜利塔的塔影,
满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
我送你一个胜利塔的塔顶,
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
假如你们造一个完美的梦境。
在这里,
在都天巷吃一个,
香气扑鼻的九江“萝卜苕”,
无论过去了多少岁月,
那特有的香味,
还在你的心中萦绕。
在这里,
在熙熙攘攘的大中路,
看百年历史的古建筑,
感受九江的百年沧桑史;
在走过千年的烟水亭,
看“风乍起,吹皱两湖春水”;
在穿越千年的锁江楼,
发思古之幽情,
独怆然而涕下。
在这里,
在雄伟壮丽的浔阳楼,
看万里长江滚滚东流,
感受母亲河的气派和磅礴;
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里,
看鲜花盛开,闻香气扑鼻。
在这里,
在南湖边杨柳依依的情侣路上,
看各色淡妆浓抹的九江女郎,
一步三摇地走过你的身旁,
美目盼兮,巧笑倩兮,
身姿婀娜,风情万种,
蝴蝶似的光艳,蝴蝶似的轻盈,
妩媚是天生,妩媚是天生,
最难忘的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她们的流眄中有无限的殷勤,
而你餐不尽她们的笑靥与柔情,
留下无限的落寞和惆怅。
在这里,
在走过了1000多年的李公堤上,
喃喃细语,情意绵绵,流连忘返。
在灯火阑珊中,让我们轻唱,
“世界赠予我虫鸣,
也赠予我雷霆,
赠我弯弯一枚月,
也赠予我晚星”。
在这里,
你会想起这样的诗句,
“我在你身边,
我的眼睛凝视着你的面庞,
我的耳朵倾听着你的天乐之声。
请原谅我的心灵,
被你的天光迷住,
竟然忘记了凡尘。”
是的,这里是九江,
诗画九江,人间天堂,
让我们在九江遇见。
(2025年2月16日晚于洪城)
练炼,系江西日报社九江分社原社长、高级记者(正高三级)
1962年10月出生,1983年7月毕业于江西大学中文系。历任江西日报社驻北京记者、江西日报社政治生活处副处长、九江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江西日报社赣北分社社长、江西日报社九江分社社长等职,江西日报社高级记者(正高三级)。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练炼从事新闻工作39年,荣获“全国党报好新闻奖”“全国人大好新闻奖”“江西新闻奖”“江西报刊新闻奖”“华东地区副刊好作品奖”“江西副刊好作品奖”等奖励近百次。
近二十年来,练炼在省内外报刊发表散文、诗歌、评论等文学作品1000余篇。他的70万字散文集《人生若只如初见》(上、下卷),在2009年和2011年,分别由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和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散文以其细腻、华丽、抒情的艺术风格,备受广大读者喜爱。有多篇散文作品入选,江西省报纸副刊历年来编辑出版的各种散文选本。
近五年来,练炼应邀在南昌市,特别是在九江市各大机关、学校和部分县市区宣讲毛泽东诗词。以“毛泽东诗词,新中国的诗魂”为题,整场脱口演讲,博得上下各界的好评。
责任编辑:
一审:
二审:
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