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行动24条措施!九江全力提振消费市场持续向好
九江新闻网讯(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陈芳)为激发消费市场潜能,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创新消费新业态,系统施策提振消费,我市印发了《九江市提振消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围绕商务、文旅、体育、民政、住房、医疗、农村等重点领域,实施七大行动,24条政策措施,全方位推动我市消费市场持续向好。
商品消费升级行动
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品种和规模;搭建升级市家装厨卫焕新平台,优化补贴发放流程;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标准;配套推出低息贷款、零首付,完善申请、换购、回收全链条服务。
促进会展经济转化。持续推进“一城一展”“一产一会”活动,全年举办消费类展会10场次以上。
服务消费提质行动
挖掘餐饮住宿潜能。开展“名菜”“名厨”“名店”“名小吃”评选,绘制九江美食地图、发放餐饮消费券,组织餐饮促消费活动,发展乡村酒店,引进高端品牌连锁酒店,打造休闲度假酒店集群。
促进家政服务消费。全年建设家政服务网点100处以上,举办家政技能大赛、巾帼家政服务招聘季活动,发放家政服务线上消费券。
丰富养老和托育服务供给。建设改造12家以上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新增36家“一老一小幸福院”。
全景推进文旅消费升级。实施景区品质提升、业态融合创新,举办文旅展演推广活动;丰富文商旅体服务供给;加强“文旅贷”工作,持续做大信贷规模。
创新赛事经济。全面深化体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水上、山地、冰雪、汽摩、攀岩、低空等户外运动项目,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举办国际羽毛球大师赛、“庐山杯”九江马拉松等体育赛事活动;培育体育产业优秀单位和精品项目,创建本地体育旅游线路。
拓展健康消费。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惠民便民服务,建立医联体协作机制;全市建成15个安宁疗护病区(或病房);积极实施“中医药+”行动,推进医、药、养、游融合发展。
新型消费培育行动
发展首发经济。招引全球、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品牌、旗舰店20家以上;提升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品质,打造精品演艺项目;引导文创企业开发“潮品”。
激活数字消费。不断拓展数字消费场景,支持电商产业做大做强,筹划建设综合性九江优质网货甄选中心和电商直播创新基地,围绕“赣品网上行网上寻浔品”组织开展网上年货节等系列网络促消费活动60场以上,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电商园区、电商小镇。
挖掘绿色消费潜力。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和绿色建材等系列下乡活动,组织九江绿色食品、智能工业品赴外展销,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新能源设备更新改造。
创新文娱消费供给。引进5D文旅实景演艺、街头主题光影秀(裸眼3D)、动漫创意园、电子竞技馆等新业态,举办王者荣耀甲级职业联赛,推出开心麻花剧场新颖首演剧目,举办优秀剧目、高品质、高流量文博美术展活动,开展文艺院团惠民演出和非遗进景区、进街区活动。
加快设施建设。加强通信网络、新技术、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跨界融合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地标商圈、特色街区、商业综合体、流量首店,开展“一店一策”改造,培育特色新型消费示范区。
农村消费促进行动
优化农产品品质。加强品牌梯次培育,推动“庐山”公用品牌落地;建立设计研发、生产营销、品牌打造和物流配送一体化供货产业链;打造多品类、有特色、供应稳的网销产品和面向垂直领域、细分客群的网络品牌。
创新农产品网销模式。推送一批优质农产品进驻黑珍珠、米其林、盒马鲜生等知名餐饮和高端商超;发挥九江产业优势和货源地优势,持续拓展与头部电商平台合作领域;组织农产品参加境内外知名展会。
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完善县域商贸物流网络体系;布局一批家具家电回收网点;推进县域物流配送体系试点和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
消费场景创新行动
打造标志性促消费活动。围绕文旅、餐饮、购物、体育等领域,开展重点促消费活动;打造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九江“吃住行游娱购”消费品牌。
打造消费融合场景。推动武宁县长水村、庐山市秀峰村打造高品质民宿小镇,加强云景街区、浪井广场、九动梦工厂特色餐饮聚集区品牌招引。
搭建消费融合平台。创新人工智能数字消费场景,打造多元消费融合平台;丰富消费平台数字内容,带动视听设备、VR设备等新兴电子设备消费应用。
提振消费信心行动
健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体系。建好用活5+2就业之家,持续开展线上线下公共就业招聘活动;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创业行动,落实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税费优惠、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健全企业工资收入分配体系,落实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政策。
全力构筑消费支撑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机制;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工伤定期待遇标准,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落实为困难群众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等帮扶政策,困难家庭毕业生、长期失业青年等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政策;落实和优化带薪休假制度。
持续激发住房市场活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释放住房需求潜力;合理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推进高品质住宅建设,提升商品住房开发、建设、运维全周期品质;适当提高公积金租房提取支持力度。
消费环境提升行动
健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支持商贸流通领域物流设施标准化、智能化改造;深化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丰富“一店一早”(便利店、早餐店)、补齐“一菜一修”(菜市场、小修小补)、服务“一老一小”(养老、托育)商业业态。
积极实施放心消费。培育一批放心商店、放心市场、放心网店;提高消费纠纷先行和解率和线下无理由退换货的覆盖面及兑现率;推进12315质效提升改革,实现12315与12345双号并行,24小时在线接听。
责任编辑:
一审:
二审:
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