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三大攻坚行动” 打造“三个区域中心”】绿色融合 创新驱动 “链”接全球

时间:2025-04-22 09:32:26 来源: 九江日报

绿色融合 创新驱动 “链”接全球

——柴桑区扎实推进制造业产业全“链”升级

2024年,柴桑区成功招引2000万元以上项目79个(含亿元以上项目33个),合同总金额123.67亿元,同比增长80.4%,全年实施重大项目166个,投资金额198亿元、完成率124%。2025年,计划189个重点项目,其中一季度开工项目94个,项目多以创新驱动,致力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今年以来,柴桑区聚焦“强产业、推项目、优环境、抓落实”,奏响了项目建设的春日奋进曲,为柴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推动产业链绿色融合

设备联动,轮带相接,机器轰鸣……走进柴桑区鑫诚致建筑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现场,记者看到,混杂的建筑垃圾逐级破碎,经除杂提纯后,令人头疼的建筑垃圾也能“点石成金”。再生产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城区管网、市政道路、河道护坡等领域。“柴桑区委、区政府高度肯定我们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进一步增强了我们企业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江西鑫诚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责任人张亚彬满怀信心地说道。

近年来,柴桑区坚定实施绿色循环经济战略,就循环经济企业招引成立招商专班、在赤湖园区加快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积极推动九江循环资源集团成立、助力万铜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做大做强、实施创新绿色转型奖励……用真金白银、真招实招推动产业链绿色融合发展。

2024年,该区循环经济产业快速扩增,产值突破百亿大关,占全区工业产值的45%。力源海纳、长兴塑业成功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凡达建材、仙客来、华林特钢获评省级绿色工厂,光大环保、创基管桩获评省级节水型企业。

创新驱动产业“加速跑”

产业升级如何实现攻坚跨越?如果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创造新兴产业的重点,那鼓励创新驱动就是培育重点企业的关键。

在柴桑区江霖环保新材料生产一线,映入眼帘的是科技带来的变化,车间内,看不见的“大脑”正在精密计算指挥,枝丫、木条、边角余料等“三剩物”经粉碎研磨,通过不含甲醛的黏剂粘连后,打造成安全环保的天然板材。柴桑区江霖环保新材料项目自主研发“无人化”控制系统,实现生产全流程自动化。同时,凭借柴桑区的区位交通优势,与索菲亚、好莱客、欧派等一线家居品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市场前景广阔。柴桑区工信局党委书记、负责人殷雄介绍:“全区扎实开展全链产业升级攻坚跨越行动,鼓励企业立足柴桑区资源禀赋,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以创新促产业发展、促转型升级。”该区还积极鼓励支持区内企业进行创新创造,引导社会资本加大企业研发投入,不断汇聚创新资源和科技项目。连续三年县域创新能力荣获全市第一,获评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44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获批国家“小巨人”和省级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46家。

柴桑制造“链”接全球

从长江之滨到太平洋彼岸,柴桑制造正加速“链”接世界。在该区赤湖公用码头,江西凡达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节能环保复合发泡门被有序装入集装箱内,沿着长江黄金水道运往沿海集装箱港口,再转运“漂洋过海”远销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30多个国家。

“柴桑区商务局在协调码头、协调订舱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我们企业走到今天离不开柴桑区委、区政府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江西凡达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梁世清表示。据悉,江西凡达建材有限公司是柴桑区的一家老牌制造业企业,更是全球行业内规模最大的玻钢门生产企业,产品出口额占总销售额的100%。今年,柴桑区将深入推进“三大攻坚行动”,进一步部署开展制造业攻坚“5310”行动,全面提升新材料(金属)、装备制造、建材、食品、电子信息5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大全方位对企支持力度,力争引进利用省外资金60亿元以上,引进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0个。

(胡佳珊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洪永林)

责任编辑:

  • 共绘生态画卷

  • 产业兴旺助振兴

  • 消防夜查隐患 守护小区平安

  •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三期项目有序推进

  • 共绘生态画卷

  • 产业兴旺助振兴

  • 消防夜查隐患 守护小区平安

  •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三期项目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