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人大监督“强引擎” 文旅融合添活力
文旅融合是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濂溪区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如何把地方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再把这种发展优势转化为产能优势?近年来,濂溪区人大常委会将此作为重点监督议题,通过开展专题调研、专项工作评议等,大力推动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彰显人大担当。
为了摸清家底,濂溪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濂溪区文旅部门工作汇报,征询乡镇、街道及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实地察看文旅项目建设情况,详细了解旅游景区创建及旅游发展等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调研组提出,要强化文化引流,打造“文化+旅游”新业态,注重文化元素的展示和传承,大力开展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亲身参与和感受当地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打造具有濂溪特色的文化品牌;加强文旅项目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与文艺团体、手工艺人、非遗传承人等合作开发具有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
随后,濂溪区出台了《濂溪区进一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措施12条》《濂溪区文艺精品创作奖励扶持办法》等政策文件,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00万元,文艺创作和文化人才引进专项资金60万元,用政策的“真金白银”全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2024年,全区接待游客932.47万人次,同比增长25.7%,旅游收入84.67亿元,同比增长5%。
“建议区文旅部门深挖文旅资源,做好中小学研学文章。”“编订区级研学工作实施细则,扶持研学基地做大做强。”……濂溪区二届人大三次、四次会议期间,区人大代表接连就研学工作提出建议。区人大常委会对此高度重视,将研学旅行工作纳入年度监督计划,同时将“制定研学旅行规划”“打造研学旅行基地”“做好研学课程设计”“规范研学旅行管理”“强化研学保障机制”等一批建议交由区政府。
将研学旅行工作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全区38所中小学校总计参加研学旅行人数达6万余人次;科学编制《濂溪区全域研学旅行发展规划》,创新打造“跟着国学游濂溪、跟着诗词游濂溪、跟着名人游濂溪”等载体,着力打造研学旅游景点;形成了集佛教文化、理学文化、生态景观等于一体的环庐山特色休闲文化旅游圈;以“最美岸线”串联农旅融合、工业旅游等节点,打造具有田园休闲、景观湿地、城市活力、生态涵养等功能和特色的水岸特区……在区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的监督推动下,全区迅速掀起打造“研学+产业”新格局的工作热潮。
该区历来重视民宿产业发展,在区人大常委会就“民宿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专项工作评议过后,进一步规范辖区民宿经营秩序的系列行动拉开帷幕:去年4月17日,在濂溪公安联合相关部门的指导推动下,九江市首家民宿协会——茉莉公寓民宿协会正式成立,政府部门以此为契机引导民宿协会制定行业规则,规范经营管理,提升民宿自治水平;同年12月“宪法宣传周”期间,区人大常委会邀请人大代表中的律师、民警为协会成员宣讲相关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前不久,区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时,与民宿协会成员就民宿治安管理工作、个人权益维护等进行交流,邀请民警现场就制定民宿行业标准、规范化入住等问题进行分析解答,引导民宿经营者建立健全入住登记台账制度,区文旅部门还指导民宿协会制定规章制度,涵盖了入住流程、安全规定、客户服务等方面,区内民宿入住率得到显著提升。
(刘 静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黄梦如)
责任编辑:
一审:
二审:
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