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监管!长江九江段通航类违法行为下降80%
九江新闻网讯(殷秋生 时伊佳)自长江航运智能管理平台上线以来,海事监管更加注重风险触动、任务驱动,现行海事监管模式亟须优化调整。九江海事局按照“领导到一线、人员上趸船、处罚集中办、监管变智管”工作思路,先试先行,组建了智管应急中心,积极探索实践海事监管新模式。
“1+3+9”架构革新,推动海事监管扁平化
推动海事处扁平化管理,整合监管科与执法大队,组建智管应急中心,运行“1+3+9”模式,形成权责清晰、协同联动的管理架构。即“1”名业务副处长全面负责中心运行管理;“3”人组成行政班组,负责日常事务管理、专项活动、走访涉水单位等;“9”人组成三个“流动班组”,轮流参与现场单元与智管单元工作,现场单元主要负责现场巡查执法、搜救应急,智管单元设置综合调度指挥、巡查监控、任务跟踪工作台,灵活应对各类监管任务,实现人力资源的精准调配。
三大工作机制上线,实施“风险触动、任务驱动”
中心按照智管平台“统筹管理、分级实施、派单执法、闭环处置”模式开展工作,以三大工作机制为抓手,推动安全监管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建立运行智管平台使用管理机制。机关基层相向而行、靶向发力,专人专责、定期定量开展检查、调度,确保智管平台“必须用、全面用、好好用”。二是建立运行“非现场”巡航执法工作机制。按照“无事不登轮、无单不出航”原则,充分利用智管平台、智能卡口、智能视频、无人机等开展“非现场”执法检查。三是建立运行执法资源动态调整机制。结合辖区监管规律及风险变化,动态配置执法人员、执法车船、无人机、应急设备等各类资源,全面筑牢辖区风险防控基础。
智能感知+主动预防,安全监管成效显著
自智管应急中心试运行以来,九江海事局通过全方位智能感知、全天候主动预防,持续拓展非现场执法应用场景,做到了辖区各类风险隐患早发现、快处置,海事监管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此外,通过对班制优化和执法资源动态调整,领导靠前指挥、人员充实在一线,现场监管力量、应急力量明显增强,应急响应更快、处置更高效。
以湖口海事处为例,与去年同期对比,改革后海巡艇巡航减少30%,“非现场”巡航提升至75%,“非现场”查处违法达55%,通航类违法行为下降了80%,先后有效应对了7次大风、大雾恶劣情况。
下一步,九江海事局将持续贯彻落实部局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长江局一流强局“234”突破路径工作要求,持续深化改革、筑牢智管理念,进一步探索、优化基于智管平台应用的海事监管模式,努力打造“智慧化、精准化、协同化”的智管应急中心。
责任编辑:
一审:
二审:
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