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奔赴 衔接有度——瑞昌一幼联合瑞昌二小、三小开展幼小衔接教研活动

时间:2025-05-08 11:30:38 来源: 九江市融媒体中心(九江日报社 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九江新闻网

九江新闻网讯(王晓玲 柯鑫)4月29日,瑞昌一幼联合瑞昌二小、三小开展幼小衔接教研活动,进一步推进幼小协同合作机制,推动双向衔接。

本次教研活动汇聚多方力量。瑞昌市教育教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主任邹联峰携教研员解晨瑛到场指导,第二小学党总支书记周广珍和第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付济学率两校教师团队倾情参与,乡镇四所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各帮扶姐妹园园长与骨干教师及瑞昌一幼大班家长代表共计六十余人齐聚一堂。

各位领导、老师和家长们如约而至,在解说员的带领下,观察孩子们在户外的游戏情况及区域活动情况,了解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特点 。

走进游戏现场,近距离观摩孩子们的游戏活动。大家纷纷驻足观赏、交流,感受自主游戏带给孩子们的快乐。

为了帮助大班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朱映婷及杨秧老师创设了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区域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打破空间壁垒,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充分开发班级的角角落落,帮助幼儿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学习的准备,科学幼小衔接。

蔡野田老师的语言活动《蜂蜜失窃案》,紧扣“谁是偷蜂蜜的人”这一主线,立足大班幼儿的语言及生活经验精心设计。活动中,幼儿化身“小侦探”,通过观察画面线索,模仿亨利警长的追踪行动,沉浸式感受破案的紧张氛围。在同伴讨论、推理预测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体会到推理的乐趣,也在观察分析中收获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实现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社交能力的同步提升。

在交流研讨环节,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李俏珍作《从“幼”快乐出发 向“小”自信而行》主题汇报,她从课程建设、家园共育、校际联动等维度,系统阐述幼儿园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探索经验。通过构建“三阶四维”衔接课程体系、建立跨学段教师协同教研机制、创新家校社深度共育模式,全方位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小学党总支书记周广珍在幼小衔接交流中表示,幼小衔接需聚焦孩子入学所需能力,提前引导。关于课程衔接,幼儿园要精准“送”,小学要科学“接”。他提议建立园校合作共研机制,以兴趣和习惯培养为切入点,以课程建设为突破点。

在幼小衔接专题交流中,第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付济学认为,幼小衔接的核心在于儿童能力与心理的科学过渡,需要小学与幼儿园双向协同发力。幼儿园要夯实儿童生活自理、学习专注等基础能力,以趣味课程激发入学期待;小学应设立科学适应期,用游戏化教学衔接过渡。双方加强资源互通、师资互研,同时深化家校共育,凝聚教育合力,全方位为儿童成长搭建无缝衔接的发展桥梁。

随后,家、校、园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幼儿园老师分享孩子在园身心、生活、学习等方面的衔接准备,小学老师则讲述新生入学适应情况与能力需求。双方围绕习惯养成、课程过渡等展开深入探讨。

大二班彭婉宁爸爸聚焦幼小衔接话题,分享了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收获,同时提出多数家长普遍关心的困惑,如是否需提前学习拼音、数学等学科知识,如何营造家庭学习氛围,以及怎样培养孩子自信心等。他还表达了对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充分信任,坚信园所能够科学、全面地做好相关衔接,为孩子们的成长筑牢根基。

教育教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主任邹联峰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从政策法规维度深入剖析,精准解读国家幼小衔接工作的战略导向与目标要求,为宏观把握工作方向提供理论支撑。在实践层面,他围绕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创新、家园校协同机制构建等方面,提出兼具针对性与实操性的指导意见,为幼小衔接工作勾勒出科学详尽的行动框架,为后续工作开展明晰路径、指明方向

“幼”和“小”走在一起,“衔”的是教育智慧,“接”的是儿童未来。此次幼小衔接家校园联动教研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家校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更为孩子们的幼小衔接之路提供了有力保障。相信在家校园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定能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

  • 秀美蔡家湖 静候八方客

  • 出口订单生产忙

  • 环庐山公路入选2025年全国“美丽公路项目”

  • 庐山烟雨现仙境 飞瀑凌空引客来

  • 秀美蔡家湖 静候八方客

  • 出口订单生产忙

  • 环庐山公路入选2025年全国“美丽公路项目”

  • 庐山烟雨现仙境 飞瀑凌空引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