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青”聚力 向江图强】焊花飞溅处 青春绽芳华——记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九江公司特级技师刘青

时间:2025-05-08 11:33:35 来源: 九江市融媒体中心(九江日报社 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九江新闻网

在时代的广阔舞台上,总有一些身影熠熠生辉,他们以平凡之躯,铸就非凡业绩,用奋斗诠释青春的价值。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九江公司特级技师刘青,便是其中一位闪耀的青年典范。4月30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公布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名单,30名优秀青年光荣获奖,刘青便是其中之一。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深耕焊接领域、追求极致工匠精神的褒奖,更成为其青春奋斗征程中熠熠生辉的里程碑。

前不久,刘青受邀亮相九江市2025团员青年示范引领主题活动,在以《焊花璀璨处,匠心绽芳华》为题的分享中,她生动讲述自己在焊接岗位上的成长故事与感悟,台下新入团团员们全神贯注聆听,目光中满是崇敬与向往。分享现场掌声如潮,青春的誓言在热烈氛围中愈发铿锵,激荡着接续奋斗的澎湃力量。

2005年,年仅18岁的刘青,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从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毕业后,毅然踏入中铁九桥,成为一名普通电焊工。初入职场,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和高强度的劳动,刘青也曾有过动摇,但内心深处对电焊工作的热爱,还有师傅王中美对她的深刻影响,让她选择了坚持。“她也是名女同志,她都干得那么出色,我也可以。”这份信念,支撑着刘青在电焊之路上不断前行。

工作中,师傅王中美的严格要求成为刘青成长的催化剂,王中美将自身所学与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使她在一次次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技能。即便被电焊弧光灼伤眼睛、被飞溅焊花烫伤脸颊、被闷热电焊手套焐出湿疹,她也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在她眼中,将钢板、杆件、箱梁变成巍峨大桥,就是她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

焊花不仅照亮了刘青的事业之路,还成为她与丈夫吴海辉爱情的纽带。在中铁九桥二分厂,两人因电焊结缘,从工作搭档逐渐成为生活伴侣。共同的爱好与追求,让他们在生活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事业上携手共进、共同成长。他们一起参加电焊比赛斩获奖项,这些荣誉证书不仅是他们专业能力的证明,更是他们爱情的见证。车间曾考虑让刘青改行做轻松的设备管理员,却被她果断拒绝,她不舍放下热爱的电焊工作,也放不下与“战友”丈夫并肩作战的机会。

在焊接领域,刘青始终勇于挑战、敢于创新。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建设时,面对Q500qE级高强度钢焊接性能差、冬季低温易产生热裂纹的难题,她和工班成员反复试验、查阅资料,最终总结出有效的冬季焊接工艺,成功攻克难关,助力我国铁路桥梁新钢种实现重大跨越;云南滇中引水工程中面临螺旋钢管焊缝探伤合格率低、翻修量大的问题,她主动请缨,经过5天“白加黑”奋战,提出一系列改进方案,方案实施下来使试验焊缝一次性探伤合格率达到99%,攻克了项目推进的“拦路虎”。

刘青先后参与了50多座国内外知名桥梁的焊接,累计完成焊缝长度近9万米,优良率达到99%以上,先后荣获了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她先后开展10余项研发和项目攻关,实现9项小改小革,获得3项专利和2项成果评审,参建工程荣获10余项“全国优秀焊接工程一等奖”及“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等。

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刘青深知传承的重要性。她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主动与班组青工签订导师带徒合同,手把手教学,耐心细致讲解焊接技巧,培养出多名独当一面的焊接高手。2019年,刘青从师傅王中美手中接过中国桥梁战线首支女子电焊突击队队旗,成为第4任队长。她不仅严格要求自己,更严格要求每一名队员。在她的带领下,突击队成员焊接合格率100%、优良率达到99%,成为中铁九桥闻名的“免检工班”。成立江西省刘青电焊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后,她每年开展培训授课,年均授课600余人次,还积极为青年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言献策。

刘青,这位电焊女工,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奋斗,在焊花飞溅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她将匠心融入每一道焊缝,用青春与汗水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绽放出绚丽夺目的芳华。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黄梦如)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