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千重浪 产业势如虹 ——九江市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赣北大地,沃野流金。当晨曦掠过鄱阳湖的粼粼波光,当春风拂过庐山的层层茶田,一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正在九江大地上徐徐铺展。这里,每一粒稻谷都镌刻着科技赋能的智慧密码,每一尾鱼虾都跃动着绿色发展的生态韵律,每一片茶叶都散发着品牌升级的馥郁芬芳。
从智慧农机驰骋的广袤农田,到机器轰鸣的现代化加工车间;从直播间里“云端”热销的农特产品,到餐桌上的“浔味”珍馐……九江正以“四大攻坚”重塑产业筋骨,以“双百行动”激活链式动能,以“品牌赋能”打开市场新局,在长江之滨书写着新时代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九江篇章。
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九江活动。
实施“四大攻坚” 跑出提质增效“加速度”
聚焦特色产业,推动集聚发展,是九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来到永修县三角乡,连片的稻虾轮作基地波光粼粼,农户们正忙着收获小龙虾。该县创新探索出“稻虾连作”无环沟平养模式,实现了“一田两用、一水双收”。养殖大户徐绘高介绍,采用这种模式,亩均收入从单纯种植水稻时的200元~300元大幅提升至3500元以上。作为江西小龙虾养殖第一县,永修县充分利用地域、水资源等优势,招引了一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联合打造中国·稻虾乡里万亩稻虾养殖示范基地,成立江西虾谷,推动小龙虾全产业链发展。当前,已形成养殖规模近30万亩,年产值超25亿元的产业集群。
视线一转,德安县520万羽蛋鸡承载着当地农业的蓬勃希望,其养殖规模占据全市的55%,全省的8.72%,仅鲜蛋销售额就达7.5亿元。这片土地上,2家部级、2家省级标准化示范场与3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携手共进,为蛋鸡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南昌农博会。
裕丰满蛋鸡养殖产业园内,中央控制室内15平方米的LED大屏实时监控,饲料通过管道精准投放,成千上万只鸡争相啄食,场面壮观。“通过产业智能化改造,日耗料减少5克/只,产蛋率提高3%,死亡率降低3%,能耗日减80千瓦,设备故障率降40%,运输周期大幅缩短。”公司负责人王军介绍,如今,企业蛋鸡养殖规模达40万羽,日产蛋38万枚,次日就能直达消费者餐桌。这正是九江实施农业产业化“四大攻坚”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市坚持主导产业为根基,在落实粮食安全工作的基础上,依托九江水产、茶叶、油料、禽蛋位居全省前列等优势,开展攻坚行动,持续提升优势农业产业的规模和质量,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夯实基础。
聚攻坚之势,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新突破——
水产综合产值230亿元,培育水产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2家,其中,省级以上13家,国家级1家(彭泽凯瑞);茶叶综合产值60亿元,培育茶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4家,其中,省级以上23家,国家级1家(修水宁红);油料综合产值114.3亿元,培育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以上8家,其中,国家级3家(庐山市神州通、永修云山油茶、武宁新光),培育油料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4家,其中,省级以上12家,国家级1家(彭泽宏兴油脂);禽蛋综合产值30亿元,培育禽蛋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其中,省级以上5家,国家级1家(瑞昌溢香)。
推进“双百行动” 打造全链发展“新引擎”
聚焦产业协同,推进全链融合,是九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视野。
数智化产线运行有序,直播间内吆喝声不断……从小作坊发展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瑞昌市溢香农产品有限公司深耕“鸭蛋赛道”,交出“满分答卷”。
从“小鸭蛋”到“大产业”,该公司立足鸭蛋加工,不断向上下游拓展延伸。坚持全渠道销售,产品线下辐射全国并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组建线上线下专业网络销售团队,2024年线上线下鸭蛋系列产品销售额达5.9亿元,其中,网络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在本地建立10万羽优质蛋鸭生态养殖基地和6000亩优质紫薯基地,同时在公司板鸭加工、烘焙及馅料产品生产的带动下,收购当地农户肉鸭、紫薯、红薯、莲子、山药、红豆、豌豆、芋头等800余万元,带动了当地种养业发展。
江西盐津铺子鹌鹑蛋真空包装。
在休闲零食赛道上,江西盐津铺子食品有限公司则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企业坚持自购原料、自建生产线,以“盐津铺子”品牌化经营为依托,以直采基地安全保障为重点,以联农带农富农为根本,走出一条从“生产、研发、加工、销售、流通”全链条发展的科学高效路径。“我们坚持上下游同步发展,全国各地商超都有专店专柜销售,盐津铺子旗舰店等打造爆款产品3款,2024年创造了年销售额超13亿元的业绩,其中,爆款‘蛋皇’牌鹌鹑蛋销售额达5.3亿元,仅电商销售额就达1.5亿元,实现线上线下销售并驾齐驱。”企业负责人介绍。
企业发展的星火汇聚,成就九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燎原之势。截至目前,全市已培育超10亿元企业10家,全省排名第三;培育超1亿元企业99家。储备超10亿元企业8家,占全省比重约1/4;超1亿元企业35家。当前全市已培育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5家(其中国家级9家),监测认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04家。
围绕全市“四大攻坚”产业,我市主动到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农业产业集聚地、先发地宣传九江市现代农业发展成果和农业招商引资政策,开展产业招商、精准招商。2024年,市县累计外出招商182次,签约各类农业项目71个,其中,食品产业项目59个,签约金额122.525亿元,签约金额1亿元以上的项目34个,实际进资超过5000万元的项目16个。
聚焦“品牌赋能” 开拓产销对接“快车道”
聚焦品牌建设,扩大特色效应,是九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小小的鲫鱼,变身增收致富的引擎。
九江沿江环湖,水域密布,纵横交错,为渔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作为江西省自主选育的鲫鱼新品种,经过几十年培育壮大,“彭泽鲫”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为彭泽县赢得“中国鲫鱼之乡”的美誉。截至2024年底,全市彭泽鲫养殖面积突破11.5万亩,年产量达6.13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超15亿元,带动1.2万户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产业规模稳居全国鲫鱼品类首位。
庐山市七尖云雾茶有限公司茶叶基地。
醇香的茶叶,成为产业腾飞的翅膀。
九江拥有源远流长的种茶历史和历经千年的饮茶积淀,是“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和必经之路,全国著名的三大茶市之一。“一绿一红”奠定了九江茶产业的重要地位,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庐山云雾茶,是自唐代以来延续时间最长的贡茶,目前品牌价值48.19亿元,排名全省第1;修水宁红茶则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享“先有宁红、后有祁红”之尊,目前品牌价值29.25亿元,排名全省第5。当前,全市茶叶种植面积46万亩,年产量1.6万吨,全省重点扶持的“四绿一红”品牌中独占“一绿一红”两席。
绿色兴农、品牌强农。近年来,我市全域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绿色生态农产品品牌,全市“两品一标”认证1050个;市县培育庐山云雾茶、修水宁红茶、永修香米、瑞昌山药、湖口螃蟹、彭泽鲫等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5个;2024年获“赣鄱正品”授权认证品牌13个,累计54个;认证深圳“圳品”8个。
为加速产品流通,我市着力农产品产销对接,积极与头部电商、大型商超、知名餐饮“三大平台”对接合作,为优质特色农产品打开市场销售渠道。2024年,全市彭泽鲫、鱼子酱、鄱阳湖生态甲鱼、鲜榨山茶油、鹌鹑蛋、溢流香咸鸭蛋、瑞昌山药等152款产品进入高端商超。促成6个县(市、区)与抖音集团合作建设电商运营中心发展直播带货,培育农产品活跃店铺数1153家,2024年打造年销售额超千万的爆款42个,全市农产品网络销售额17.51亿元,同比增长74%;2025年一季度,全市网络销售额5.16亿元,同比增长33.3%。
农业产业化的春潮正澎湃涌动,在赣北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九江正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奋力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
(见习记者 胡依倩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程静)
责任编辑:
一审:
二审:
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