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薪火传千年 护理新章耀浔城——九江市中医医院打造中医护理新标杆
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引领下,中医药事业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江西省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的示范单位,九江市中医医院立足中医护理特色优势,以信息化建设为驱动,以人才梯队建设为支撑,以创新为引领,以质量为根本,持续提升护理服务能力,优化患者就医体验,打造了中医护理高质量发展的“九江样板”,为区域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守正创新强根基 中医护理焕新彩
作为中医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中医护理既是传统医学智慧的生动体现,更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医院立足“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发展理念,通过构建“四位一体”发展新格局——以经典技术传承为根脉、以特色服务拓展为枝叶、以专业能力提升为养分、以现代管理革新为土壤,让绵延千年的中医护理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绽放出时代华彩。
推开中医护理门诊的木门,一缕艾草混合着草药的清香悠然飘来。治疗区内护理团队正娴熟地操作着精致的佛手铜罐,为患者施行火龙罐综合灸疗法,团队运用辨证施护,采用火龙罐通经活络配合悬灸祛湿解毒,帮助患者摆脱带状疱疹导致的神经痛。这些真实的诊疗案例,生动诠释了中医护理技术在疑难病症中的独特优势,患者康复的故事口口相传,医院中医护理门诊已成为区域群众信赖的健康驿站。2024年,医院中医特色技术服务群众118万人次,从火龙罐疗法到雷火灸技术,从穴位贴敷到耳穴压豆,40余项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形成特色技术矩阵,让患者一站式体验“简、便、验、廉”的中医特色护理服务。
医院大力推进“治未病”体系建设,将中医护理门诊一分为二:一部专注于为门诊及出院患者提供连续、规范、优质的中医护理服务;二部深入社区、学校开展义诊和科普活动,将亚健康调理、慢病管理融入日常服务。同时,持续开展“中医工作坊”“健康大讲堂”活动,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让“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理念飞进千家万户。
紧扣“护理质量是基石,患者安全是根本”理念,医院将质量意识深植于护理全流程,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专家共识、团体标准、行业规范,开展不良事件情景剧演练,修订《分级护理》《预防跌倒管理制度》等;成立或调整各专项工作委员会,推行9S标准病房。同时,积极开展省、市级中医护理质控中心工作,对区域内的中医护理质控工作进行督导帮扶;举办九江市第二届中医护理技能大赛,为推动区域中医护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注入了强劲动能。
数字赋能领变革 智慧护理树标杆
在不断优化移动中医护理信息系统的同时,医院在全市率先完成全院智慧病房升级工程,构建起具有中医特色的智慧医疗体系,让患者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精准的护理服务,标志着医院信息化建设跻身全省前列,打造了全国中医智慧护理的“九江样本”。
医院不断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工作,倾力打造中医智能虚拟现实(VR)多维交互实训平台,开创性地构建了传统中医诊疗技艺与多模态虚拟仿真技术深度融合的智慧化教学体系。该平台系统整合灸法、罐法、耳穴疗法等核心中医技术的数字孪生模型,结合临床手术全息示教、中医文化沉浸式科普等多个功能模块,通过虚实融合的场景重构技术,实现临床技能训练与公众健康教育的双向赋能,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数智化转型示范样本。
走进医院病区,高科技的智能交互设备让人眼前一亮。护士站、病房门口、病床旁设有互联互通的触摸式智能呼叫系统,构建起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点对点”的通信模式,患者通过点击智能床头屏,便可轻松享受费用查询、快速缴费、健康教育、营养点餐等服务,并与护士站适时进行语音、视频通话。同时医院在全院推行“床旁结算”服务,将医保结算窗口服务前移至病区,由各病区护士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的全流程服务。此外,护士手持个人移动终端(PDA),可快速、准确核对患者个人信息,实现发药、采血、输液、输血等医嘱执行的闭环管理,极大地提升了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同层级护士在中医辨证施护、技术操作、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能力。智能蓝牙测绘一体化的生命体征采集模式,无需护士进行生命体征绘制,极大地提升了护士的工作效率;结构化交班报告的自动智能化书写实现了为护士减负,把护士更多的时间还给了患者,医院实现了通过信息化建设减少人力成本的目标。
信息化建设亮点频出,吸引了来自全国多个省市及本省的医院、院校同行前来考察交流。2024年9月,医院护理部主任李娜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护理管理》上发表了题为《基于临床需求的中医护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的学术文章,为中医护理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与参照范例。《“五位一体”中医护理辅助决策系统在护理中的应用》被中华护理学会接纳为大会交流论文,《基于中药食忌辅助决策系统在慢性肾衰患者健康感知中的应用》护理课题成功获得市科技局的立项扶持。
育才引智筑高地 岐黄薪火永相传
医院将护理人才培养置于战略高度,扎实推进系统化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护理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锻造一支具备自主更新能力、适应医疗变革需求的智慧型护理队伍,为医院长远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院外培养辐射全省,行业影响力与日俱增。2024年,医院充分发挥江西省中医护理骨干培训基地的引领作用,举办首届江西省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实践培训班、第二届“岐黄论术”护理高质量发展培训班、第五届中医护理培训班,为省内外共计600多名护理骨干传授交流中医护理精髓;开展第二届九江市县级医院护士长质量管理培训班,推进优质护理资源下沉,推动中医护理技术同质化普及;全年接收省内进修人员、院校实习生、见习生共计800余人,为行业发展输送高素质后备力量。
院内培养精准施策,构建人才成长全链条。大力发展专科护士队伍,2024年培养中华级中医治疗专科护士2名、中华级呼吸专科护士1名、江西省中管局中医护理骨干人才3名。同时,举办1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8项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9项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建立“人力资源银行”。医院坚持“以赛促学、以评提质”,努力提升护理核心竞争力,举办院级第三届中医技能大赛,提升护理人员中医理论功底和实践操作能力。医院开设晨曦班、百会班、远志班,开展工作坊、中医理论学习优秀笔记等评选活动;定期按层级组织业务学习、护理技能培训考核等,实现中医护理技术人才理论、实践“双提升”。
科研创新双轮驱动,激活人才内生动力。邀请院校专职老师开展护理科研提升专场培训,护理科研硕果累累,2024年江西省卫健委课题立项2个护理项目;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护理项目立项20项;发表北大核心论文1篇、国家级论文12篇、省级论文9篇;申报护理中医新技术9项,中医护理用具创新、改良2项,获批2项专利。
护理团队人才培养捷报频传:在江西省第二届中医技能大赛中,斩获团体二等奖以及多项个人奖项;在江西省第一届手术室护理职业技能展示活动两个操作项目中荣获全省第三名和第五名;参加九江市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活动,荣获一等奖、三等奖;在市护理学会“两改善两提升”优秀案例汇报比赛中荣获二等奖;汪盈、李艳、熊明洁参加岐黄天使——中医护理案例分享,雷蕾在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护理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上分享论文《穴位贴敷联合前置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将九江中医护理智慧推向全国舞台,获得同行高度认可。
服务下沉惠民生 健康末梢通万家
医院以“互联网+护理”服务为纽带,以获批江西省护理科普教育基地为支点,将优质护理服务从病房延伸至家庭、校园和社区,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真正实现了医疗服务的便携化和人性化。
“老人家年纪大了,去趟医院很不方便,还好有护士上门服务,减轻了我们的负担!”82岁的孙爷爷的家属感慨地说。孙爷爷患有脑梗死后遗症、口角炎、痉挛性偏瘫,吞咽障碍无法进食,家属得知医院开展上门护理服务后,立即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留置胃管护理组骨干按时来到孙爷爷家中,凭借精湛技术置入胃管,并向家属详细讲解食物的营养搭配,告知观察患者的注意事项。
开展“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一年多以来,医院先后推出了导尿护理、PICC置管护理、慢性病管理、中医康复等十余项服务,为失能老人、术后患者等群体提供了新的就医选择。同时,通过“线上预约、线下服务”,减少了患者往返医院的奔波,减轻了家属的心理压力,打通了居家护理服务“最后一公里”。
作为国家中医紧急救援基地江西地区的依托单位,医院获批成为江西省护理科普教育基地后,先后与五里中心小学、新路里社区共建健康科普工作站,开展杏林文化进校园、专科护士义诊进社区、健康宣讲师评选等活动,组织南丁格尔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中药膳食讲座、健康宣讲等活动30余场次,在护理部微信公众号推送护理科普及宣教视频,助推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
2025年是九江市中医医院开启深化改革、迎接挑战的关键之年。医院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锚定“长江经济带知名中医医院”目标,以岐黄之术为舟、以人文关怀为楫,持续深化中医护理内涵,推动智慧服务迭代升级,在守护群众健康的征途上破浪前行,让千年中医智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李娜/文 周邯微/摄)
责任编辑:
一审:
二审:
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