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光筑梦启新程 深耕协同共致远——九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开展2025年中小学幼儿园“幼小衔接”双向联合系列活动之同主题授课教研活动
为积极探索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有效路径和方法,近日,由九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牵头,联合市直幼儿园与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同主题授课教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幼儿园与小学教师针对同一主题的不同授课方式,探索幼小衔接阶段教学方法的有效融合与创新,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为幼小衔接教育搭建深度交流的平台。
诗韵启智:市中心幼儿园与九江小学共探语言教学衔接之美
市中心幼儿园党总支书记张朝在发言中深刻阐释了在这一特殊时期开展此次教研活动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意义,并指出幼小协同要更加精准地把握衔接的关键点,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策略。
市中心幼儿园与九江小学围绕诗歌《四季》展开同主题授课。市中心幼儿园胡婷老师以问题导入激发幼儿兴趣,了解四季特征,让幼儿在寓教于乐中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于情境中自然渗透对文字的喜爱;通过梯度化教学促进幼儿持续发展,并实现情感升华。九江小学江体星老师的课堂则以任务驱动教学,从字的由来、偏旁结构到读音进行全方位讲解,关注于引导孩子完整表达;将抽象的四季知识转换为生动的四季场景,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强化学生对四季特征、诗句的理解,展现了小学语文课堂的独特魅力。随后,两位老师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教学反思,分享了自己在课堂中的教学策略,以达到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专业成长的目的。
活动现场,家长代表也提出了关于幼小衔接的困惑。九江小学副校长于艳燕和教务处副主任甘露以亲身经历分享了教育心得,提出要关注孩子每个阶段的发展需求,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跨越,保持自己的教育节奏,同时,家庭要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与氛围,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趣探童语:市湖滨幼儿园与双峰小学携手点亮语文思维之光
市湖滨幼儿园保教处主任潘芸带领参会人员实地参观,从雨天室内运动区创设、班级环创思路等方面进行讲解,凸显幼儿在自主探索中的主体性。副园长陈婷希望通过这样的深度对话与实践碰撞,探索出更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衔接路径,为孩子们搭建一座平稳过渡的成长桥梁。
本次教研以语言领域《小动物的探险》为主题。湖滨幼儿园王雨诗老师以充满童趣的方式展开教学,通过讲故事、师幼互动等引导幼儿倾听日记内容、大胆表达想法,构建起听、说、想的多维语言学习场景。双峰小学鲁婧老师结合学情,引导学生从观察真实动物图片入手,逐步过渡到文字描述,带领孩子们认识生字、学习生词,规范拼音发音;在朗读与分析中理解课文内容,在游戏中体会汉字的独特魅力。
随后,参与教师围绕两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以及幼小衔接的关键点开展同课异构研讨。湖滨幼儿园教师着重分享了“游戏化学习”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出保护幼儿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的意义;双峰小学教师则结合小学教学实际,介绍了“习惯养成与思维过渡”的有效策略。双峰小学教务处主任殷英精准点评了幼小课程的差异与衔接要点,并提出教学策略相互融合的建议;双峰小学副校长谭文武表示,幼小衔接需聚焦“双向适应”,倡导小学转变观念,以幼儿视角推进衔接工作,放缓一年级教学节奏,平缓过渡坡度;副园长陈婷分享了幼儿园通过语言区和数学区的打造、低结构活动开展等形式将幼小衔接融入日常教学的实践经验,期望两校未来在规则意识培养与情境化教学上加强互动协作,为幼儿顺利过渡筑牢根基。
童韵品文:市委机关幼儿园与实华小学共研语文衔接新实践
市委机关幼儿园教师与实华小学教师以《比尾巴》活动为载体,依据不同学段的课标要求和儿童发展特点,呈现同主题下两堂风格迥异的精彩课堂。市委机关幼儿园丁佳丽老师以生动可爱的动物图片、动态视频和趣味互动游戏为载体,构建听、演、说多维语言学习场景,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自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儿歌创编环节,有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实华小学张浔琪老师通过从动物图形向文字的过渡,一步一步引导孩子学会自主认读字词,借助拼音规范指导孩子正确发音,让孩子在朗读中理解课文的含义,逐步培养课堂纪律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展示后,幼小教师围绕教学设计思路展开深度研讨。幼儿园教师提出“游戏化学习”对幼儿兴趣的保护,小学教师则分享“习惯养成与思维过渡”的衔接策略,双方达成 “双向协同、彼此靠近”的共识。家长代表通过观摩对比,清晰认识到幼小阶段在学习方式、能力要求上的差异,对幼小衔接后续阶段的开展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与建议,并对教师的专业付出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市教科所教研员廖珊珊和双峰小学名师殷英老师针对家长的困惑点给予精准的分析和指导,帮助家长摆脱焦虑情绪。
妙语寻趣:市政府机关幼儿园与长虹小学同拓语文衔接新路径
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党支部书记高玲表示幼小衔接是儿童从游戏化学习迈向系统性成长的关键跃迁,与小学携手打破学段壁垒,实现课程共建、资源共享、教研共融。通过常态化交流机制,让幼儿园与小学教师共同研究儿童发展规律,优化衔接策略。
教师们以一年级上册课文《比尾巴》为蓝本。长虹小学黄欢老师巧妙运用游戏,通过象形文字到楷书的动态转化,激发幼儿识字兴趣;同步结合拼音指导规范发音,夯实语言基础;开放式互动提问,引导幼儿大胆表达个性化见解,有效锻炼逻辑思维与语言组织能力;将抽象知识转化为趣味任务,让幼儿在探索中掌握核心知识点;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周惠洁老师借助AI技术,将传统课文《比尾巴》转化为动态场景,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动物尾巴特征,通过趣味问答展开互动表达;分组竞赛环节,幼儿手持智能动物卡片,通过AI“国王大人”,实时对话交流,在游戏化学习中掌握“观察-描述-联想”的语言思维链。
老师们结合“前阅读经验渗透”“思维可视化引导”等维度深入解析教学策略。长虹小学教师代表表示,幼儿园教学中渗透的倾听习惯培养,正是小学低年级专注力衔接的关键伏笔。互问互答环节聚焦痛点:针对“作息差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知时间,养成习惯,帮助幼儿适应小学节奏;回应“作业意识培养”,长虹小学老师分享以趣味化听、说、读的形式建立责任意识。教师在思维碰撞中达成“双向协同”共识——幼儿园向“学习准备”延伸,小学朝“儿童视角”靠拢,共同绘制科学衔接的“同心圆”。
此次同主题授课教研活动,为九江市市直幼儿园与小学的教师们搭建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促进了双方对幼小衔接工作的深度理解和认识。教师们通过相互观摩、研讨交流,对幼小衔接的教学目标和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未来,九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将持续关注幼小衔接工作,组织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持续探索幼小衔接的有效路径,推动九江市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熊倩如)
责任编辑:
一审:
二审:
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