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攀“文明高峰”——四论九江荣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桂冠
再攀“文明高峰”
——四论九江荣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桂冠
九江日报评论员
登上“文明高地”,再攀“文明高峰”!
全国文明城市这一荣誉,既是对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是催人奋进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这一重要指示如明灯照亮前行之路,为我们在新时代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九江正处于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九江篇章的关键时期。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需要物质文明的支撑,需要精神文明的滋养。我们要认真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让全市人民始终拥有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为九江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凝心铸魂、固本培元,构筑思想引领新高地。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一刻都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持续深化理论武装、统筹推进宣传普及、深入推动贯彻落实,通过“理论+文艺”“线上+线下”“集中+分散”等形式打造“文明九江”宣传矩阵,引导全市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开创精神文化新局面。九江人文荟萃、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丰富、文化形态多样,构成了城市的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也是推动发展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积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原则,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人们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要充分挖掘和认识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着力推动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用文艺作品书写长江文化背后的中国文化、中国精神和中国气韵,通过长江文化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地认识中华民族和传承中华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城乡融合、统筹推进,营造向上向善新风尚。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是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体现着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系统观念,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我们要以主流价值建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指引道德实践,引导广大群众将道德追求转化为行动自觉,推动道德教育引导转化为道德实践养成,育德入心,成德于行。我们要继续坚持正面引导、正向激励,持续开展“身边好人”“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选树一批道德模范,表彰一批先进典型,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改革创新、齐抓共管,完善常态长效新机制。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也是一场幸福的全民接力。目前,我市已在中心城区发起“人人都是形象,处处体现文明”城市文明建设行动,标志着九江从“阶段化创建”到“常态化治理”迈进,致力于从“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的实质性转变。我们要认真总结、积极运用好近年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实践经验,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着力提高城市治理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要注重发挥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优势,结合时代特点和群众喜好,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同时利用大数据、新科技开展线上活动,拓宽活动参与渠道,在“人人参与”中托起“文明九江”新高度。
新征程,再扬帆。
面向未来,九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必将以新的气象、新的作为迈上新台阶,为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汇聚磅礴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