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筑牢水生态安全屏障
水清岸绿生态美
我市筑牢水生态安全屏障
九江新闻网讯(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周慧超)日前,记者从深入打好碧水提升攻坚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市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重点,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大力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提升河湖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以高水平保护支持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今年1~5月全市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3.8%,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88.1%,总磷平均浓度为0.048mg/L,同比改善14.3%,均达国家和省考核目标。长江九江段、赣江九江段、修河、柘林湖等重点水体达到Ⅱ类及以上水质,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100%。其中,鄱阳湖九江湖区水质优良率达到50%,较全湖区优良率高5.6个百分点,总磷平均浓度为0.05mg/L,较全湖区低9.1%,是全省3个湖区中唯一一个达到Ⅲ类水质的湖区;长江九江段干流已连续7年保持Ⅱ类水质,今年1~5月总磷平均浓度为0.052mg/L,同比改善13.3%。
我市积极探索,从立法、规划、机制三个层面入手,不断健全完善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顶层设计。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开展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大力实施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等建设,全市建成23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聚焦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和治理设施建设运行,全市15个工业园区建成24座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全市82家港口企业完成了接收设施整改提升,建成5座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站。制定入河排污口整治清单,截至目前,完成整治856个长江排污口和446个重点河湖排污口。大力推进农业化学农药减量化及绿防、统防工作,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
在水生态修复方面,扎实开展“禁捕退捕”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十年禁渔”重大决策,全市共回收渔船1.2万余条、渔网353万公斤。扎实开展河湖库“清四乱”专项整治。加强采砂船舶监管,加大巡查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采运砂,坚决杜绝乱采乱挖现象发生。
在水资源保护方面,严格水资源总量控制,开展饮用水安全保障提升专项行动,建设河湖生态缓冲带与水域水生植被保护修复等,提升河湖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综合治理小流域31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4.16平方公里,修复治理湿地面积1086.54公顷。畅通水系联通,应拆除的矮围1024座已全部拆除到位。
始终将执法监管作为推动碧水提升攻坚战重要手段,不断创新和完善“防、管、惩”执法监管体系。严格执行《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禁止在长江干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严格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从源头防止无序设置。组织实施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建成国家、省、市三级地表水自动监测网络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今年,为打好碧水提升攻坚战,市生态环境部门将聚焦长江九江段、鄱阳湖九江湖区等总磷控制与削减,推动修河流域水质稳步提升。持续开展饮用水安全保障提升专项行动,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深入开展工业污染防治和入河排污口整治专项行动,积极消除环境风险隐患,巩固整治成效。统筹水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推动全市美丽河湖建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