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好人榜】陈贤华:柔情担起三代情 大爱书写孝老爱亲篇章

时间:2025-07-02 10:18:58 来源: 九江日报

陈贤华今年63岁,是九江市浔阳区人民路街道桃园社区的一名普通居民。陈贤华自幼患小儿麻痹症,造成腿部残疾,但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自立自强,以残疾之躯演绎“孝子、大哥、大伯”三重角色,用6年的坚守和无声的付出,让父母老有所养,弟弟的两个孩子幼有所依,展示了孝老爱亲的最美榜样,诠释了“生命的重量从不以身体的完整来衡量,而是以爱的担当来称重”的生动内涵。

身体残疾,是命运给予的重击,但陈贤华并没有因此消沉,他把拐杖当成行走的“第三条腿”。成年后,他参加工作,成为原九江市动力机厂诊所卫生员。后工厂改制,陈贤华自谋职业开办了一家私人诊所。“那时候我就想,腿不行了,但我的手和脑子还好使。”陈贤华回忆道。

命运的考验接踵而至。前些年,陈贤华80岁的父亲突发中风,命虽保住了,可留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母亲年老体弱,根本无法照料生病的父亲,唯一的弟弟和弟媳工作压力重,经常早出晚归,无暇顾及正在读小学的两个儿子。

一边是经营多年的生计,一边是至亲的迫切需要,陈贤华面临人生最艰难的选择。经过反复权衡,他最终决定关停倾注多年心血的诊所,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家人的照顾之中,并把多年的积蓄也用于家人医疗和生活开支,默默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每当有人问他后不后悔时,他总淡淡地说:“家人比什么都重要,只要他们在,我就有坚持下去的力量,只要我还在,这个家就不会散。”

陈贤华认为,家人们叫他一声“儿子、大哥、大伯”,就是他一辈子的责任。所以自2019年以来,他甘当中风父亲的“专属护工”,年迈母亲的“贴身保姆”和侄子们的“全能家长”。其实,照顾病人是一项需要极大耐心的工作,但陈贤华坚持每天为老人擦身、喂药,做简单的肢体恢复训练,即使父亲不配合甚至偶尔发脾气,陈贤华却从未露出不耐烦的神色。对于两个年幼的侄子,陈先华既是大伯,又是“爹妈”,准备饭菜、接送上学、辅导作业、谈心交流等,无微不至。

侄子曾在作文《我的大伯》中写道:“大伯腿脚不方便,但他总是第一个到学校接我。”由于常年出入弟弟家中,邻居们都以为他是这里的住户,他也每次都是等弟弟、弟媳加班回家后,才放心回到自己家中,深夜到家已是常态。这些年,他用自己不便的身躯,为至亲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

陈贤华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家”的含义,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坚持;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对责任的默默担当。当被问及是什么支撑他走到今天时,这位不善言辞的汉子想了想说:“他们需要我,这就是全部理由。”在这位残疾大哥的身上,能看到中华孝道最本真的模样和人性最动人的光辉,他用自己残疾的身躯,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丈量出了亲情的深度,诠释了什么是无言的大爱。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张倩)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