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湖新区兴城学校联合九江学院教育学院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5-07-04 14:19:57 来源: 九江市融媒体中心(九江日报社 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九江新闻网

九江新闻网讯 为响应国家号召,引导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同时助力基础教育发展,近日,九江学院教育学院“红烛先锋”社会实践服务队师生一行满怀热情地走进八里湖新区兴城学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红韵润心传薪火,智教赋能筑梦桥”为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八里湖新区兴城学校师生们带来了知识与欢乐,架起了高校与基础教育沟通的桥梁。

图片

精心策划,知识课堂趣味浓

活动伊始,九江学院的师生们便为孩子们带来了精心准备的特色课程和主题讲座。他们结合自身专业特长,设计了多个领域的教学内容。

人工智能科普课堂上,九江学院教育学院的张立龙博士用生动有趣的演示开展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普宣讲,将青铜剑结构与兵马俑军阵以3D建模立体呈现,直观展示AI算法对文物高精度扫描、深度学习后的三维重建成果,阐释科技在文物保护与展示中的应用,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教室里充满了惊叹与欢笑。

图片

在教育家精神红色故事宣讲活动中,章子钰、易梦露、李珺珺通过朗诵、视频、表演等形式,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了张桂梅、张玉滚、支月英等优秀教师代表的无私奉献。

图片

这些课程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视野,更在他们的心中播撒了求知与梦想的种子。

多彩活动,校园绽放新活力

除了知识课堂,九江学院的师生们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互动游戏。

针对初中学段的学生,胡紫轩运用专业知识给初一学生带来了“重走长征路”的主题心理团辅活动。学生手拉手围成环形模拟长征路线,用呼啦圈模拟“沼泽”、课桌模拟“雪山”,引导学生协作运送“军粮”。胡紫轩同学分享道:“将心理学知识融入红色教育,既帮助学生增强家国情怀,也让我积累了实践经验,深刻体会到育人的责任与意义。”

图片

蒋枫霆老师带领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在操场指导兴城学校的小学生开展无人机实操演练。他详细演示操作流程,并设置模拟障碍物,指导学生成功编队飞行与避障。正如学生所言:“以前觉得无人机遥不可及,现在亲手操控才发现,只要敢尝试,科学梦想真的能‘飞’起来!”

图片

这些活动有效缓解了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集体荣誉感,为校园增添了蓬勃朝气。

深入交流,共话教育促成长

活动期间,九江学院的师生们还积极与八里湖新区兴城学校的老师们进行座谈交流。八里湖新区兴城学校费凯芳、沈颖芳两位老师讲述了扎根乡村数十载的教育工作者感人至深的故事。九江学院学子也分享了在大学的学习生活感悟和对教育的理解。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为高校学子了解国情社情、明确社会责任提供了宝贵机会。活动结束后,强毅教授带领实践队员将口述内容分类归档与数字化处理,形成完整档案,为教育史研究提供了扎实的一手资料。

图片

圆满落幕,实践育人谱新篇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八里湖新区兴城学校圆满落下帷幕。在简短的总结仪式上,八里湖新区兴城学校相关负责人对九江学院教育学院“红烛先锋”社会实践服务队师生的辛勤付出和精彩表现表示衷心感谢,认为此次活动为学校师生带来了新理念、新活力,这是高校支持基础教育的生动体现。九江学院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则感谢兴城学校提供的宝贵实践平台,表示此次活动让大学生们深刻体会到服务社会的价值,在实践中锤炼了意志品格,提升了综合能力,是一次难忘的成长经历。

图片

本次联合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成功的青春实践之旅。它不仅丰富了八里湖新区兴城学校学生生活,拓展了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也为九江学院学子提供了深入基层、了解社会、服务人民的宝贵平台,实现了高校人才优势与地方基础教育需求的有机结合,谱写了实践育人与城乡教育联动的美好篇章。

(八里湖新区兴城学校供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