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强村公司”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时间:2025-07-04 10:35:53 来源: 九江日报

近年来,瑞昌市围绕农村基层党建重点任务,以村集体增收为主线,通过“一村探路、多村抱团”的方式优化整合资金、资源、人力等要素,在全市铺开成立“强村公司”,破解村级集体经济“飘、零、散、弱”发展难题,全市16家“强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破局:抱团联合 告别“飘零散弱”

“联合入股后,第一年分红5万元,第二年分红10万元。有了资金后,我们为脱贫户改建厕所、改善住房条件,还为村里残疾人修建了无障碍通道……”瑞昌市夏畈镇港南村党支部书记谈平荣高兴地说。港南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和民生实事的实施,是夏畈镇探索联村发展成立“强村公司”模式取得成功的有力见证。

2019年,瑞昌市夏畈镇党委面对所辖各村“飘、零、散、弱”的产业发展难题,通过调研分析,找准北联村作为秀珍菇产业强村的“切入口”,通过“党建引领、龙头带动、利益联结”机制,由全镇12个行政村联合成立瑞昌市首家强村公司——瑞昌禾之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探索“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抱团发展模式,变单打独斗为合作共赢。充分利用附近闲置厂房发展食用菌产业,把各村产业扶贫、村级集体经济、农业产业化三大项目揉在一起,着力打破各自为战、分散发展的传统思维,有力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资源整合、集成发展。投产次年,该镇11个新入股村就实现首次分红67万元。

突围:干群连心 敲开致富之门

仲夏时节,瑞昌市范镇的千亩稻田像是山谷间铺开的一张巨幅绿幕,飞防无人机来回穿梭,掀起一层层碧绿的波浪,翻涌起伏。范镇村的李大爷望着此景便难掩喜悦:“家里就剩我们老两口,上了年纪腿脚不利索,往年一到春耕就犯愁。现在好了,村联鑫农业科技服务公司为我们提供专业的播种和植保服务,不仅省时,水稻长势也格外好!”这份安心,正是瑞昌市推行“强村公司”模式结出的强村惠民硕果。

“我们公司由镇政府统筹牵头,以全镇13个行政村联合入股,引入全智能育秧流水线、自动播种机、飞防无人机、收割机、烘干机等专业设备、构建起覆盖育秧、种植、飞防、烘干、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江西村联鑫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曾庆文介绍。

自成立以来,村联鑫公司立足本土资源优势,全力培育特色产业。一方面,盘活闲置土地、厂房等沉睡资源,高标准打造农产品加工基地,对本地优质果蔬、谷物进行精深加工,开发出一系列特色农产品,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创新构建“公司+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为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指导与订单兜底保障,有效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带动全镇500余农户实现稳定增收,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破茧:村企联建 实现发展共赢

走进瑞昌市洪下乡洪下村蛋鸭养殖基地,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放眼望去,宽敞明亮的鸭棚内,几万只鸭子发出“嘎嘎嘎”的叫声,不时拍打着翅膀,嬉闹追逐。

“我们基地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思路建设发展,在党建引领下,积极开展跨村联建、村企联建,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洪下乡党委书记袁志锋说。

近年来,瑞昌市坚持农业产业全链条布局,上下贯通、左右协同,携手8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好“接二连三”组合拳。尝试开展“村企联办”“飞地抱团”等多种强村公司发展模式,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瑞昌市溢香农产品有限公司致力产业升级、联村发展,依靠一枚“小鸭蛋”,带动3家强村公司养殖蛋鸭10万羽,推广“稻鸭共作”10万亩,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60余万元。通过村企“牵手”,实现了企业盈利、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三方共赢。

目前,瑞昌市“强村公司”运营模式已覆盖15个乡镇,推动2024年度该市158个行政村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34.48万元,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明星村12个,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呈现蓬勃态势。

(任新华 范辰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