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学刊》创刊号座谈会在九江职业大学召开

时间:2025-07-07 11:30:41

九江新闻网讯 7月2日,《茶文化学刊》创刊号座谈会在九江职业大学万里茶道茶学院(茗传楼)顺利召开。会议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茶文化学刊》主编余悦主持,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茶文化学术领域的里程碑事件。

《茶文化学刊》由万里茶道茶艺国际传播中心、九江职业大学主办,万里茶道茶学院负责编辑,余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一年两期。

会议伊始,余悦主编系统汇报了《茶文化学刊》创刊号的创刊历程与学术定位。他说,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永续发展需要不竭的动能与智慧,需要从学术研究的根上不断浇灌。学术成果需要承载平台,研究人员需要传播媒介。因此,学刊的创办是必要的。将为引领茶文化学科发展,焕发茶文化事业生机与活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余悦精要介绍了学刊创刊号设置的特色栏目,并特别指出了学刊的三个特点,一是栏目设计的新颖性,如“茶界名人研究”“世界观茶”等;二是文章选择的前沿性,力求为茶文化研究开疆拓土、引领潮流;三是文章篇幅的开放性,论文字数长短有序、章句得宜。

余悦表示学刊创刊号文章的选择,是充分彰显办刊思想和编辑逻辑的。一是原创性研究;二是多学科研究;三是新视野研究;四是精深研究;五是实际问题的学理性讨论;六是比较性研究。以上选择皆旨在丰富茶文化领域综合性学术。这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赞许。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永昊评价道,《茶文化学刊》作为茶文化学术的专刊是第一家,是办成了一件大好事,是极具开创性的。这本学刊起点很高,目标明确,是好的开端,也是在培养青年学者方面一个很重要的平台。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首席专家鲁成银研究员评价道,《茶文化学刊》这本学刊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是具有社会功能和价值的,是有利于科学的。这本学刊的创办是可行的,是权威的,是有影响力的。期望这本学刊越办越好。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王岳飞教授评价道,《茶文化学刊》的创刊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研究正式迈入学术建制化新阶段,为茶史考辨、茶俗梳理提供了系统梳理,推动茶文化进阶为学术命题,让茶文化真正拥有了对话主流学术的底气。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黄柏权教授对学刊的创办表示肯定与敬意。浙江树人学院现代服务业学院院长朱红缨教授表示社会最重要的一个物质载体是文字,这本学刊对当代茶文化的记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湖南农业大学朱海燕教授表示,学刊的出版是当下茶文化学研究的迫切需要,尤其对青年学者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交流环节,专家们围绕学刊内容架构、编撰规范及未来方向展开深入探讨。鲁成银研究员从科学性角度提出,应加强对茶文化社会价值的研究。黄柏权教授系统阐述了学刊在茶文化史、文化遗产、文化思想、交流互鉴等领域的建设方向。浙江树人学院朱红缨教授建议学刊推进电子化出版,以适应数字化传播趋势。湖北大学张宁教授针对稿源问题提出系统性意见,并建议充分利用海外学术资源,拓宽国际视野。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梁子从资料积累和学科属性方面阐述学刊的重要建设方向。临沂大学连振娟副教授提出通过运营平台的方式拓宽投稿渠道,丰富学刊的稿源。

会议最后,余悦教授总结表示,与会专家对学刊的创刊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未来发展寄予厚望。他说,学刊不仅致力于推出高水平学术成果,更着眼于培养青年学者,“学术的未来在于年轻人”。他诚恳希望学界与社会各界持续指导,提出真知灼见,推动茶文化研究不断完善与提高!

此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研究从分散探索迈向体系化建构的新阶段。未来,《茶文化学刊》将持续汇聚学界智慧,为全球茶文化交流提供新方案,助力茶文化研究迈向更高水平。(九江职业大学供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