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馆里的“00后工匠” 江西职业技术大学大学生用螺丝刀拧开乡村振兴“民生结”

时间:2025-07-07 19:38:53 来源: 九江市融媒体中心(九江日报社 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九江新闻网

九江新闻网讯 2025年7月1日上午,九江市柴桑区城门街道乡贤馆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江西职业技术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荣耀工匠,电暖人心”基层服务实践团的大学生们正在为当地村民提供义务家电维修服务,用专业技能服务基层群众,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当日上午8时许,实践团成员早早来到城门街道乡贤馆,搭建维修台,摆放螺丝刀、万用表、电烙铁等各类维修工具,为即将开始的义务维修服务做好充分准备。不到半小时,闻讯而来的村民便陆续带着各种“问题家电”前来求助。

“这台电风扇用了十多年了,前几天突然不转了,本想扔掉买新的,没想到这些大学生真能修好!”城门村村民李大爷拿着刚修好的电风扇,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李大爷表示,这台电风扇是他2013年购买的,陪伴全家度过了十多个夏天,修好后又能继续使用,既省钱又环保。

96D26A0109D24B30F14B0FD79D0D611B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为村民维修电风扇)

实践团成员、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大一学生王华凯正在仔细检查一台老式收音机。“这台收音机的问题出在电容老化上,更换一个新的电容就能正常使用了。”王华凯一边操作一边向围观的村民解释故障原因和维修过程。他表示,这种老式收音机的维修需要丰富的经验和耐心,“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因为这不仅仅是一台收音机,更承载着村民们的情感和回忆。”

在维修现场,实践团成员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接收登记村民送来的家电,有的专门负责检测故障,有的负责维修操作,还有的负责向村民普及家电使用和保养知识。整个维修过程井然有序,专业高效。

选择在城门街道乡贤馆开展义务维修服务,有着特殊的意义。乡贤馆作为传承地方文化、弘扬乡贤精神的重要场所,见证着一代代能工巧匠的技艺传承。如今,新时代的大学生在这里挥洒汗水,用现代专业技能服务乡亲,为古老的乡贤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IMG_6630

(图为乡贤馆内实践团成员与村民交流维修技巧)

“在乡贤馆里开展这样的活动,让实践团深深感受到了技艺传承的责任和使命。”实践团队长、江西职业技术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刘鑫,“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去。”

据悉,城门街道乡贤馆自2019年建成以来,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传承基地。馆内陈列着历代乡贤的事迹和贡献,展示着传统手工艺和技艺传承。此次大学生义务维修活动在这里举行,不仅为村民解决了实际问题,更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技能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据了解,此次义务维修服务是江西职业技术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学院将专业教学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服务基层的过程中提升专业技能,培养工匠精神。

带队教师汪波介绍,参与此次实践活动的学生都经过了严格的专业训练,具备扎实的电气维修基础。“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检验学习成果,更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汪波表示,学院一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在服务社会中成长成才。

另一位带队教师熊朦表示,实践团在出发前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业培训,包括常见家电故障诊断、维修技巧、安全操作规范等内容。“每个学生都要通过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才能参与实践活动,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

短短半天时间,实践团共为村民维修各类家电14件。从电风扇、收音机到电饭煲、电磁炉,从简单的线路故障到复杂的电路板维修,大学生用精湛的技艺和耐心的服务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DSC_2409(1)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维修各类家电)

在维修现场,每修好一件家电,实践团成员都会详细记录故障原因、维修过程和注意事项,并向村民讲解日常使用和保养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村民掌握一些基本的家电维护知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熊桂枝说。

“这些孩子真是太棒了!不仅技术好,态度也特别好,耐心细致,就像自己家的孩子一样。”村民刘阿姨表示,她家的电磁炉坏了两个多月,一直没舍得扔,没想到大学生不到十分钟就修好了。

75岁的村民王奶奶专门从家里拿来了一台老式缝纫机。“这台缝纫机是我的嫁妆,用了50多年了,前段时间电机不转了,今天特意拿来让孩子们看看。”经过仔细检查,实践团成员发现是电机碳刷磨损导致的故障,更换新的碳刷后,老缝纫机重新焕发了生机。

城门街道工作人员李建国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大学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乡村,这是新时代青年担当作为的生动体现。”李建国表示,希望更多的青年学子能够走进基层,在服务人民中成长成才,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城门村村民陈志强介绍,村里有不少老年人,家电坏了往往舍不得扔,修理又不知道找谁。“大学生的到来真是解决了村民的大问题,既节约了开支,又保护了环境,这样的活动我们非常欢迎。” 

32AB5BF4CAC1897989F5D3B2A7095732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村民亲切交流)

据悉,江西职业技术大学“荣耀工匠,电暖人心”基层服务实践团将在城门街道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除义务家电维修外,还将开展用电安全知识讲座、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系列活动,用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在实践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更重要的是在服务村民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增强了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的实践活动让我们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学以致用,什么是服务人民。”实践团成员、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大一学生廖翔说。

(江西职业技术大学供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