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大走访” 民企“暖真心” 发展“添动能”
2024年10月瑞昌市开启“进百姓门、排千企忧、暖万家心”作风大提升活动,瑞昌千余名干部沉到一线,脚步丈量民情,行动化解企忧。截至目前,该市累计摸排问题4200余条,成功化解率超过90%。通过对1650件已办结问题的回访调查,群众满意率高达99.2%。作风之变,正转化为民心之暖、发展之力。
千名干部叩开“万家心门”
瑞昌市金桥社区羊山脑小区全是自建房,管网铺设难,瑞昌市住建局联合金桥社区、燃气公司多次调度,现场办公,成功啃下这块“硬骨头”,让居民用上了期盼已久的管道天然气。目前,该社区已开通15个小区天然气,铺设庭院管网16.5公里。
这样的变化就源于全城动员大走访。瑞昌市线上开通“民意快递”二维码,用好“问计江西”云平台;线下由市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干部下乡、进村、沉企,各地各部门开展“敲门行动”“一对一”帮扶走访。
“抢晴天、战小雨”,瑞昌市交通局昼夜赶工,使范镇至高丰县道升级改造项目提前60天通车,解决沿线居民出行难题;范镇统筹50余万元,对三房李村庄主干道及入户路进行拓宽硬化、路灯安装,让3个自然村200户村民的出行更加便利;南义镇投入3万元安装22盏路灯,方便程家村王家塘组村民夜间出行;洪下乡投资25万元,改建蓄水柜3个,解决了瓜山村209户861人的饮水难题……
精准服务激活“企业动能”
“多亏了那1.84亿美元保函!”新江洲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至今难忘,因为轻资产运营难获银行授信,眼看8艘国外船舶订单就要“搁浅”。瑞昌市科工局多方沟通协调,最终在九江工发集团、瑞昌国控集团担保下拿下保函,确保了企业生产线全速运转。
瑞昌市把企业痛点作为作风考题,建立“专班对接——顶格协调——全程督办”机制。植护公司28条生产线安装遇用电难题,码头工业城全程帮办,同步接通临时电与正式电,保障项目“等电不误工”;天际新能源因压力管道检测周期长拖延项目进度,洪下乡借力省市监局驻村帮扶优势,加急验收,为项目建设抢出宝贵时间;厚华科技企业增产扩销后遭遇“钱荒”“人荒”,横立山乡帮其通过“财园信贷通”贷款1000万元,赴湖北招工20余人;大唐新区联合金融服务中心、瑞昌市科工局搭建“政银企联席”座谈平台,为多家物流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亚东水泥需投入巨资改造减排设施,瑞昌市生态环境局主动协助争取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6400余万元,目前,企业氮氧化物减排超过4000吨……
机制创新守护“为民初心”
干部沉下去,机制建起来。瑞昌市将活动中的好做法固化为长效机制,确保“问题不反弹、服务不断档”。
湓城街道创新“摸排——反馈——处理——督查”四步法,线上接入社区网格群,实现民意即时通达;赛湖街道依托“挂网格、包楼栋、联住户”模式,每周开展“民情走访日”“板凳夜会”等活动,使干部入户进企常态化、制度化。
与此同时,瑞昌市纪委监委、两办督查室对未办结问题专项督办,实行销号管理;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及企业家代表开展评议,157份评议表好评率达100%,干部整体作风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认可。
“作风之变”催生“发展之进”
瑞昌市干部作风建设所彰显的“温度”,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热度”。新江洲船舶成功斩获国际订单;植护科技制造28条生产线全速运转;亚东水泥加速绿色转型步伐,绘就绿色发展的崭新画卷……日益优化的投资环境与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吸引了众多乡贤返乡投资兴业,“乡贤牌”“信息牌”“基金牌”等招商成果丰硕。
干部脚底沾泥,方能筑牢发展根基。这场干部作风大提升行动,不仅疏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毛细血管”,让发展活力充分涌流,更在一次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过程中,搭建起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实现了干部与群众的“双向奔赴”,共同书写瑞昌市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
(李寅华 李广国清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陈沽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