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丨2.5万人的声浪响彻浔阳江畔!首迎主场,九江“足”够嗨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文曦、周亚婧报道:“九江九江,威震四方!”“景德镇队加油!”7月26日晚,八里湖畔的九江市体育中心,2.5万名球迷欢呼声震天。赣超第三轮,九江队迎来首个主场比赛,对阵景德镇队。最终,比分定格在3:0,九江队以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夺取两连胜,领跑北区积分榜。
一场精彩的比赛
当晚,不到19时,九江市体育中心已坐满了观众。随着现场主持人播报双方出场球员名单,全场沸腾。
主裁判一声哨响,九江队稍作试探后,便开始以边路突破猛攻,景德镇以防守反击应对。上半场最后时刻,九江队迎来一波进攻高潮,先是弧顶前的远射被景德镇守门员飞身扑出,再是一脚挑射打在横梁上。终于,进球在伤停补时来临。九江队在前场左侧的一脚任意球,如出膛炮弹窜入网窝。全场瞬间沸腾。
下半场开场不久,九江队变阵。6号中后卫聂浩天顶到前场充当前锋,取得奇效。他一传一射,帮助球队3:0领先。
虽然大比分落后,但景德镇队员并没有放弃,仍不遗余力奔跑,奈何实力稍逊一筹,只能接受客场落败的结果。
“让我们欢送景德镇队员退场,向远道而来的景德镇球迷致敬!”比赛结束时,现场主持人的话语,激起全场观众的共鸣,在体育场上空久久回响。
▲7月26日,赣超联赛激战正酣,九江队主场迎战景德镇队。比赛高潮迭起,九江队强势打入本场第3球,将比分扩大至3:0,引爆球迷欢呼!摄丨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振堂
一夜球迷的狂欢
当天17时起,就有球迷陆续进场。九江市体育中心的气氛逐渐热烈。看台正中悬挂的条幅“浔城喜迎瓷都客 赣北江畔赣超情”分外引人注目。
19时30分,随着裁判一声哨响,全场沸腾,看台上三个身影引人注目——头戴牛角帽的“桂二牛”们正高举鼓槌。作为九江足球精神的象征,已故球迷桂二牛曾是全国最狂热的足球粉丝之一。如今赵钡、王仕起和干长城三人用这样的方式传承着这份热爱。
从景德镇开车过来看比赛的张先生,一家三口穿着统一的球迷衫,挥舞着应援棒。“虽然景德镇队输了,但他们的拼劲让我感动。我们计划在九江多待几天,带孩子逛逛浔阳楼、庐山,尝尝特色小吃。”虽然有点失落,但张先生依旧很兴奋。
中场休息时,演员的诗文朗诵,让全场观众“跟着诗词游九江”,领略诗画九江的魅力,气氛同样热烈。
球场之外的热情,比场内毫不逊色。
当体育中心内人声鼎沸时,繁华的九江浪井广场大屏前已聚起另一波狂热。为方便未能购票的球迷观看精彩赛事,浪井广场设立大屏直播比赛。当晚,“浪井赣超啤酒节”同步开启,现场汇聚各类海量啤酒与风味小吃。结合抖音套餐优惠及政府消费券福利,让球迷畅享美食美酒与赛事激情。
▲7月26日晚,八里湖畔的九江市体育中心,2.5万名球迷欢呼声震天。摄丨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振堂
一城运动的基因
江西足球发端于九江。
1861年,英国在九江建立租界,随之而来的还有足球这一现代体育运动。在当时的九江同文书院(今同文中学)和圣约翰中学,随着场地逐渐完善,足球运动开始得到九江市民的喜爱。
如今,从学校操场到城市体育场,从学生课间运动到全民健身热潮,在九江,足球不仅是一种运动方式,更是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当体育精神深植城市基因,当赛事经济激活发展动能,这座千年古城正以崭新的姿态,奔向竞技水准更高、产业融合更快、文化辐射更强的未来。
2025年“庐山杯”九江马拉松赛事吸引近2万名国内外选手参赛,带动超5万人次参与相关活动,住宿、餐饮、零售等行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45%。2025“庐山杯”长江经济带龙舟邀请赛吸引超8万人次现场观赛,带动餐饮、零售消费及市集消费120万元……今年以来,九江市共举办体育赛事300余场,形成“以赛促销”的良好局面。
赛事带动消费的背后,是九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九江市立足各县(市、区)特色,挖掘优势体育资源,打造以瑞昌(羽毛球)、武宁(网球)、湖口(游泳)等为代表的“一县一品”运动项目,形成品牌效应,为体育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24年,九江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达213.69亿元,同比增长4.25%。目前,九江拥有省级体育产业基地12个,位列全省第一;拥有省级户外运动好去处、户外运动精品线路及体育消费新场景典型案例10个,位列全省第一。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