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莲香润家风 廉政清风耀古今

时间:2025-07-28 09:54:48 来源: “江西宣传”微信公众号

江西,钟灵毓秀、人文鼎盛。自宋以来,凭借独特地理与深厚历史,成为宋明理学的摇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著名理学家周敦颐的名句,不仅是对莲花品格的赞美,更是其家风精神的凝练表达。其家风与廉政事迹,跨越千年,熠熠生辉。

图片
图片




家风传承:莲香润德 育人为基


周敦颐一生爱莲,莲花不仅是其精神象征,更是周氏家风传承的鲜活载体。以“诚、孝、俭、廉”为核心的价值观,如潺潺溪流,润泽家族成员心灵,滋养一代代后人。

图片

“诚者,圣人之本”,周敦颐将“诚”视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他认为,一个人应当从内心真诚出发,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这种对“诚”的追求,成为周氏家风的重要精神支柱。《濂溪公家训》仅三百余字,却凝练了周敦颐“诚以立身,俭以养德”的治家精髓,寄托着对子孙勤勉、质朴、务实的殷切期望。

据载,其侄周仲章曾登门求官。周敦颐虽感念兄长周砺的养育之恩,却恪守为官之道,婉拒所请。临别时,他倾尽家中积蓄相赠,并作《任所寄乡关故旧》一诗相托。诗中“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之句,正是清廉自守的真实写照。这种公私分明、重义轻利的品格,是周氏家风的生动诠释。

图片




廉政典范:清正为官 刚正不阿


周敦颐为官一生,坚守清正廉洁原则,刚正不阿,敢于斗争。任南安军司理参军时,曾遇棘手案件。囚犯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却欲重判。王逵是酷吏,平日飞扬跋扈,众人不敢争辩。周敦颐挺身而出,据理力争。他查阅大量律法典籍,以严谨法理和坚定信念,与王逵激烈辩论。王逵恼羞成怒,以官职威胁,周敦颐毫不退缩,义正词严道:“为官者当以公正为先,岂能因私情而枉法?若以辞官相逼能换得公正判决,我愿舍此官职!”最终,王逵被其正直感动,改正错误判决。

图片

周敦颐的廉政之道,是刻在为官生涯里的铮铮风骨。面对端州砚石垄断的贪腐乱象,他微服查访、铁腕整治,以“地方官不得参与开采”的政令斩断利益链条,让百姓重获生计。生活中他“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面对珍馐佳酿毫不动心,粗茶淡饭却吃得心安理得。即便身居官位,仍将俸禄多用于接济宗族孤贫,自己则在陋室中潜心治学,以莲自喻坚守本心的清廉,不只是独善其身的操守,更化作“诚俭廉”的家风浸润后世,成为穿越千年依然鲜活的廉政范本。

图片




当代影响:文化滋养 精神引领


濂溪区这片承载着千年文脉的土地,因濂溪文化而得名,更因周敦颐理学思想而独具文化魅力。在这里,周敦颐的廉政精神与理学智慧已深深融入城市血脉。濂溪茶话以茶会友,在氤氲茶香中探讨理学精髓;濂溪讲坛汇聚学者智慧,深入挖掘周敦颐思想的现代价值;濂溪茶书分享会则让经典走入寻常百姓家……系列活动不仅搭建了学术交流的平台,更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光彩。正如一位参与的学者所言:“周敦颐的家风思想犹如一盏明灯,在当代社会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日前,在周敦颐纪念馆内,一群身着校服的“小小讲解员”正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向游客们讲述着周敦颐的故事。濂溪二小将历史课堂搬进了纪念馆。学生们手捧精心准备的讲解稿,眼睛亮晶晶地注视着展柜中的文物。一位小朋友说道:“周敦颐太勇敢了,他不怕坏人,坚持正义,我也要像他一样,做一个勇敢正直的人。”这场别开生面的实践活动,就像一颗颗廉洁的种子,悄悄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

图片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如莲般高洁的品格,历经千年依然芬芳如故。他的理学思想和廉政精神,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时代推进廉政建设、培育良好家风的宝贵资源。在濂溪这片文化沃土上,周敦颐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正书写着千年莲香润家风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