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钢铁板块硕博入职培训启幕 以人才为基绘就发展新篇
九江新闻网讯(赵瑞明)“以党建文化为引领,以产业报国为己任,听党指挥,锤炼意志,刻苦钻研,勇于创新……”8月4日,铿锵的宣誓声回荡在会场,拉开了方大集团钢铁板块2025年新招聘硕士博士入职培训的序幕。
这场以“科技引领发展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的沉浸式培训,不仅是方大集团钢铁板块“人才强企”战略的生动实践,更开启了这家千亿级企业以人才为基石、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篇章。
为人才种下“方大基因”
据了解,自今年起,方大集团计划面向海内外三年招聘600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覆盖钢铁冶金、人工智能、清洁能源、医药研发等领域。其中,方大钢铁计划三年招聘1500名硕博研究生,为企业技术创新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积蓄力量。
“要脚踏实地,加速角色转变,主动向一线专家学习,在实干中提升能力、创造价值;要勇于创新,在AI技术、智慧工厂等前沿领域积极作为,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方大集团董事、副总裁,方大钢铁集团董事长颜建新在当日的硕士博士入职培训开班仪式上,对新员工提出殷切期望。
本次为期一个月的钢铁板块新入职员工培训采用“一天思想政治教育、一天军训”的交替模式。思想政治课程涵盖政治理论、方大“党建为魂”的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以及钢铁行业前沿技术趋势;军事训练则聚焦团队协作与纪律意识培养。
“我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在参观方大九钢的过程中,发现现在的钢铁生产已非常智能化,有机械臂、5G大数据应用等。”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王梦瑶满怀信心地说,希望今后发挥自己的专长,帮助企业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助力打造现代化钢铁企业。
用诚意与实力搭建“人才磁场”
“选择方大,是因为这里给了科研人员‘心无旁骛’的底气。”这是众多硕博人才选择方大集团的心声,而这份底气源于方大对人才的持续投入。
“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为专业人才构建专属培养体系、配备先进的科研设施,并与高校实验室开展合作,方大钢铁对人才的重视,是我选择这里的重要原因。”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张黎说:“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毕业生,专业与钢铁产品的研发工作非常对口。我将立足企业特色产品弹簧钢以及高附加值品种钢的关键性能要求,瞄准行业顶尖水平,助力推进企业钢铁材料升级、工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公司长期以来爱才重才,企业加大引才力度,这既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要,也是作为民营企业的责任和担当。”方大九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李建辉说。
近年来,方大钢铁不仅积极引进人才,更全力培养人才、成就人才,先后涌现出全国劳模宛双、甘荣刚,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光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宋江涛等高技能人才,并为高技能人才提供成长的广阔平台,为企业转型升级注入新鲜血液。
让人才与企业“双向奔赴”
“在这里,用17年,我从一名普通研究生成长为技术带头人。”方大钢铁旗下方大九钢员工曾凡德的经历,是企业培养体系的鲜活注脚。
企业坚信:引进人才只是开始,让人才“长出来、冒出来”,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才兴企”。
从东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企业,曾凡德带领团队研发了高建钢、船板钢、容器钢等高附加值品种钢20多项,广泛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中,个人也晋升为技术中心副主任。
走进方大九钢轧钢厂,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火红的钢坯穿过精轧机组,工人们紧盯着控制屏上跳动的数据——这是企业新近研发的高强抗震螺纹钢HTRB640E的生产现场。曾凡德介绍说,它的抗拉强度达到800兆帕,与普通螺纹钢相比,抗拉强度提升了30%以上,在桥梁工程和高层建筑的实际应用中,都具有明显优势。
这样的创新成果,离不开人才与企业的双向奔赴:企业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投入研发资金,与东北大学等知名学府开展课题研究;而人才带来的技术突破,也让方大钢铁在高强度弹簧扁钢、高层建筑用钢等高端领域持续突破。
“我们将提供有竞争力的待遇、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广阔的成长空间,为科技研发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让这些新入职的硕博人才,依托公司的广阔平台实现技术成果转化和个人学术价值的双重突破。”方大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詹柏丹表示,方大没有论资排辈,实行“干到给到,上不封顶”,不仅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还配套提供五险一金、人才补贴政策等。同时还有方大特色的“方大养老金”“孝敬父母金”“基本工资增长”“医疗资助”等多元化福利,让众多人才感受到“家”的温度。这份沉甸甸的投入,换来了人才队伍的稳定性,激发了创新活力,成功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此次近300名硕博人才的入职培训,到三年1500名人才的招募计划;从“党建引领”的文化浸润,到“全周期保障”的人才生态——方大集团正以“人才活水”浇灌传统钢铁产业的“创新之花”。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