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论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十六次全会精神
在旅游业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的新时代,推进景区旅游、城市旅游、乡村旅游“三箭齐发”,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是九江打造区域文旅中心和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上璀璨明珠的使命担当。
市委十二届十六次全会提出,要继续深入实施文旅攻坚行动,持续做精景区旅游、做旺城市旅游、做特乡村旅游,为我市奋力构建景区旅游、城市旅游、乡村旅游“三箭齐发”的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十六次全会精神,坚持全域发力、强化协同联动,加大引客入浔力度,优化文旅惠民服务,释放文旅消费潜力,不折不扣推动市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九江拥有丰富的高品质高品位文旅资源,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前景广阔。今年春节、“五一”假期,庐山闸机客流量均列全国5A级景区第八位,创历史新高。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十六次全会精神,我们必须选准实践路径,坚持以庐山为龙头、以长江为纽带、以文化为根脉、以项目为抓手,串珠成链、连点成片,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构建景区旅游、城市旅游、乡村旅游“三箭齐发”的全域旅游格局,走好独具特色的九江旅游发展之路。
要坚持以庐山为龙头,做精景区旅游。要继续做实唱响“庐山天下悠”总品牌和“悠然庐山·诗画九江”城市文旅品牌,强化山江湖城联动,以“大庐山”为龙头,辐射带动“环庐山”、舞活“泛庐山”,深化庐山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旅游新业态,打造文旅新IP。要在庐山西海成功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基础上,推动游艇等水上运动发展,差异化发展匹克球、网球等体育运动,推进庐山西海、庐山、武宁联合申报国家级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要坚持以提升人气为抓手,做旺城市旅游。要坚持把九江城区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业态、提升城市颜值。让江西的“北大门”成为讲好江西故事的“大窗口”。要让文旅成为城市更新的点睛之笔,推动旅游产业与城市品质“双向奔赴”,把城市更新作为文旅产业布局的重要赛道,赓续城市文脉,优化城市业态,激发城市活力。对老街区、老建筑、老厂房、老遗址、老小区等,综合运用科技、创意、艺术等手段,将历史遗迹背后的故事、历史建筑中的文化活化,让建筑可阅读、文化可体验、城市可记忆,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休闲街区、文创市集、文商旅综合体。
要坚持以助力乡村振兴为动能,做特乡村旅游。当前,乡村旅游已经步入“乡村旅居”的“4.0时代”,要主动顺应新趋势新要求,挖掘九江特色乡村资源,以民宿经济为牵引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规模化、集群化、产业化发展。要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一批生态美村、文化名村、传统古村。加快推进环庐山、环庐山西海民宿集群建设,策划一批乡村“网红打卡点”,不断提高九江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继续着力打响“浔梦乡居”微度假品牌,将九江秀美乡村打造为“大武汉都市圈、大南昌都市圈”的微度假最佳目的地。
做精景区旅游、做旺城市旅游、做特乡村旅游,构建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合力共为。让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全会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更高站位、更大担当,奋力推动景区旅游、城市旅游、乡村旅游“三箭齐发”,为打造区域文旅中心和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上的璀璨明珠贡献更多力量。
(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