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两色 石钟千年
在长江与鄱阳湖交汇的咽喉要道,
江西九江湖口县依托54公里江湖岸线,
构建起经济廊道、文化轴线、生态屏障
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湖口县城

湖口位于鄱阳湖北部出口,是长江与鄱阳湖唯一的连接点,也是江湖水体交换的关键区域。这里水道狭窄深邃,形成了“江湖锁钥,三省通衢”的战略要冲。
正是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湖口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也为其现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湖口县城一角

走进湖口县博物馆,一幅清代《湖口县城图》展现了昔日的繁华景象:城墙沿湖而筑,七大城门巍峨耸立,商船云集,百业兴旺。
湖口自古就是“风来八面,积财聚宝”之地。鄱阳湖五大水系在此交汇,形成辐射江右的物流网络。赣江沿岸的棉花、大豆,修河沿岸的炭材、茶叶,抚河的麻桐竹器,信江沿岸的黄蜡石、连四纸、罗纹砚,饶河沿岸的稻米、油料,景德镇的陶瓷和砖瓦等,都被商船装载着往来穿梭于湖口,素有“此地舟车辐辏,商贾云集”之说。
进入新时代,湖口的航运价值愈发凸显。湖口县秉承“引绿色企业,建生态园区”的理念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36.6亿元,占九江市的五分之一。8家企业入围江西企业100强,3家企业年营收超100亿元,占九江市年营收超100亿元企业的半壁江山。
湖口县已成为全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县和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湖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湖口作为长江中下游的重要节点上的河口城市,具有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特征,其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有500多位帝王将相、文坛巨匠在这里留下了印记。陶渊明、狄仁杰曾在这里任县令,苏东坡三访湖口,写下了千古名篇《石钟山记》;郦道元将此地载入《水经注》;陶渊明、谢灵运、张九龄、孟浩然等文学巨匠均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里也是王勃笔下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所描绘的赣风鄱韵江南水乡。鄱阳湖中的鞋山岛,四面临水,一峰独耸,风光奇特,被誉为“天下无双第一鞋”。

石钟山
石钟山与鞋山于1996年12月作为庐山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两处景点已成为湖口文化的重要象征。

鞋山
湖口青阳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口草龙曾多次走出国门演出,湖口粑俗、湖口豆豉、湖口糟鱼、湖口木船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非遗也有30多种。

在湖口石钟山下,一道奇特的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驻足观赏——江湖交汇处,两股水流泾渭分明,形成了“江湖两色”的壮观景象。石钟山体中空多窍、水石相击的“钟鸣”现象更被誉为“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

江湖两色
湖口水域是长江江豚等濒危物种主要栖息地,也是长江干流江豚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冬季是江豚活动的高峰期,高峰时可达60—80头,建成了全省第一个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基地,已成为科普研学和网红打卡地。

中国·江豚湾
近年来,湖口成功打造中国·江豚湾(湖口)生态项目,建成全国首家长江全流域的淡水鱼类展示馆、标本馆,已入馆的活体鱼类150余种,共计15000余尾,其中不乏中华鲟、长江鲟、娃娃鱼、胭脂鱼等名贵品种。两年多来,有120多万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生、专业人士来馆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该项目已成为江西省展示生态文明成果的主要窗口。

湖口县通过实施“三高战略”,将地质奇观转化为发展动能,历史文脉转化为产业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
近年来,先后整合资金对石钟山景区及周边进行环境提升,建成江湖交汇的地标性项目——石钟楼。

石钟楼
在乡村全域旅游方面,湖口形成了“春赏张青桃花、夏看城山荷花、秋品湖口螃蟹、冬尝流泗粑食”的四季特色。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接待游客都达到63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60亿元。
你最想打卡湖口的哪个地方?
来评论区聊一聊
在文章发布48小时内
我们将综合留言质量与点赞数
选出10位幸运粉丝
每人送上湖口手工豆纤维凤凰卷1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