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精神在九江绽放新时代光芒
九江是伟大抗洪精神的主要诞生地。新时代、新征程上,九江通过宣传、发掘抗洪精神内涵,持续演绎最美传承和接力,激扬干事创业前进动力,抗洪精神在这里跨越时空永续,绽放新光芒。
8月30日,2025九江市“英雄回家”弘扬伟大抗洪精神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九江九八抗洪广场举行,邀请当年抗洪英雄重回这片曾经挥洒热血、全力守护的土地,感受九江新变化、新发展。为了让这份穿越时光的精神力量落地生根、接续传承,九江邀请了曾经参与过抗洪的将军、英模、拥军代表、亲历群众相聚一起,回望那场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抗洪斗争,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让九江人民历历在目;一个个向险而行的身影,让九江人民为之动容;一张张刚毅坚定的面孔,让九江人民铭记在心。大家以初心对话初心,以担当映照担当。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赓续传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篇章,是党带领人民战胜自然灾害和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巨大力量。一直以来,九江持续深入挖掘伟大抗洪精神主要诞生地的独特资源,通过对九八抗洪展陈馆场馆基础设施加大投入,提升陈列展览水平,开展“九八抗洪口述史”“百馆下基层”“童心护安·共筑防汛墙”等主题活动,让抗洪精神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传”下去,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精神的力量,总能穿透岁月,激励后来者。8月12日,在九江军分区组织带领下,来自市直中学今年被录取的26名准军校生走进了九江九八抗洪展陈馆:泛黄的抗洪日记上记录着战士们铮铮誓言,磨破的救生衣上依稀可见发黄的污渍,“人墙护堤”的复原场景前,大家久久伫立,凝视着那些坚毅的“身影”。一位同学望着场景轻声感慨:“这就是我们要接过来的担当”。话音未落,大家纷纷投以赞许和钦佩的目光。眼光中不仅有欣慰,更有对使命传承的期许。
而在不远处的展廊里,另一番画面同样令人动容。来自九江经开区的50名小学生正在有序参观展馆,讲解员用生动鲜活的语言,讲述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背后的动人故事:“1998年的洪水漫过膝盖时,战士们踩着泥浆喊‘人在堤在’”“他们用肩膀扛起沙袋,连续三天三夜没合眼……”青春与童声在展馆的光影中相遇,在这份接力里,有对历史的深深铭记,更有对精神的代代相传。
为了更好地赓续抗洪精神,九江常常在这里开展一堂堂生动的课,重温抗洪历史,激励家国情怀,汲取奋进力量。同时,专门设立了抗洪精神研究中心,建立抗洪精神专家库,深入挖掘抗洪精神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宣讲团、社科工作者、“红领巾讲解员”作用,邀请九八抗洪亲历者等通过主题宣讲会、思政课、形势报告会等形式,深入企业、农村、社区、机关、校园、军营等开展宣传宣讲,推动抗洪精神在九江大地上成为干群砥砺奋进的强大动力。
筑牢思想根基,更好担当作为。九江将抗洪精神作为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纳入各级党校干部培训计划和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安排,组织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和广大青少年开展现场教学、专题教学、体验研学。邀请抗洪英雄走进小学或大学校园,以“开学第一课”为载体开展主题演讲,将抗洪精神融入“强国复兴有我”、双拥共建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知识竞赛、快闪、百姓故事汇、网上展示等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出版《时空作证——1998九江抗洪群英谱》等抗洪题材作品,并开展“弘扬抗洪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和“郑律成杯”军歌创作征集大赛等系列活动。
“时隔27年,每当回忆起1998年跟随部队来到九江抗洪的一幕幕,我仍心潮澎湃,难以忘怀!”日前,九江市“新长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支队与双峰小学在九八抗洪展陈馆联合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双拥和国防教育主题活动。曾亲历抗洪抢险的“新长征”退役军人志愿者王佐为大家讲述了当年抗洪战斗的点点滴滴。他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抗洪英雄们以血肉之躯筑起“生命堤坝”的感人事迹,让大家走进27年前那场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九江抗洪保卫战。
“九江人民的血液里早已融入了伟大的抗洪基因。”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石志轩说,1998年的那场大水,让这一基因变得更加强大和执着,像蒲公英一样不断蔓延,蔓延至九江的每一寸堤坝、每一条河流,直至每一颗心脏,愈发璀璨。
长江奔涌不息,英雄气概长存。今天的九江,奋进势头强劲,实干旋律昂扬。全市上下深入挖掘伟大抗洪精神的丰富内涵,激励大家团结奋进、勇毅前行,奋力夺取新时代以来抗疫、抗洪、抗旱和脱贫攻坚等全面胜利,成功创建了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美好家园的愿景正在逐一实现。(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包四华)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