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口岸经济“兴”欣向荣
能级再提升 贸易更便利 产业更强韧
九江口岸经济“兴”欣向荣
近年来,九江海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和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大力发展口岸经济等工作,立足九江市情,以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为指引,不断提升九江口岸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以口岸营商环境之“优”助口岸经济之“兴”,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贡献海关力量。
对外开放能级再提升
2023年11月,九江港口岸扩大开放瑞昌港区和彭泽港区通过国家验收,九江港“一口岸三港区”的对外开放格局正式形成。2024年9月,在九江海关的保障下,九江至日本出境直航班轮首航顺利通关。2024年10月,南昌海关推出“江海通”组合政策工具箱。
“‘江海通’组合政策工具箱所有改革措施均已落地,其中,联动接卸、离港确认、内河运费扣减等改革措施已常态化运行,政策红利得到了充分释放,有效促进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九江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8月,九江海关监管进出口集装箱11万标箱,同比增长6.27%。
以扩大开放激活发展动能,以改革创新拓宽口岸功能。
7月24日,九江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顺利通过海关总署验收组实地验收,标志着九江口岸功能实现新突破,场地投用后,将助推九江成为区域性进口水果集散中心。“以往进口水果需要从其他沿海口岸运输至内陆,距离远、耗时长,品质也容易受影响,等项目运行后,赣鄂皖湘及周边地区消费者的餐桌上将有更多优质选择。”上港集团九江港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伟文表示。
跨境物流效能更强
3月7日,江西中外运船务代理有限公司的一批货物在九江综保区“同仓分类监管”型公共服务仓内拆箱入库,并以“区内直转”模式办结海关手续,这是江西省创新开展的“分类监管+区内直转”模式的首批业务。该模式下,企业每票货物能够节省通关时间40分钟,降低30%的物流成本。
“‘分类监管’模式有效解决了综保区内企业非保税货物需在区外存放,总体运营成本较高的问题,满足客户多元化的物流需求;而‘区内直转’破解了以往货物需绕行卡口、二次装卸的难题,以数据流转替代货物移动,极大提高了物流仓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江西外运船代总助理温雅晴介绍道。
为推动保税物流创新发展,九江海关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指导企业对保税仓的仓储设施和信息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实现了对货物“进、出、转、存”等环节的实时监控和动态核查。通过智能化监管手段,确保了保税与非保税货物不仅能“同仓”,还能“共管”。1—8月,九江综保区进出口总值30亿元,占全省特殊监管区域的46.5%。其中,保税物流进出口总值27.4亿元,同比增长11.3%。
产业链发展韧性更足
为支持九江辖区装备制造(船舶)产业发展,九江海关因企施策,聚焦稳链强链,组织保税专家团队与辖区重点船舶加工企业建立了“一对一”帮扶机制,量身制定纾困解难“政策包”,减免企业加工贸易风险担保金6900余万元。同时,叠加综保区等海关监管平台政策优势,延伸船舶上下游产业保税链条,实现从零部件保税加工到整船保税出口。1-8月,九江船舶产业加工贸易备案进出口15.2亿元,同比增长78%。
在船舶产业向好发展的同时,当地的石化航油产业也在加速出海。 “目前成品油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航空煤油市场目前增量是比较大的,继去年底开通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供应线路后,九江海关持续支持我们开通郑州新郑机场铁路供应线路,为我们高附加值产品提质增量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九江石化销售中心原油室负责人朱绪光说道。
九江海关聚焦企业实际发展需求,针对航空煤油量大频高特点,提前对接企业生产通关计划,实时读取指标,实现“随报随检、边装边检”;针对航空燃油跨关区运输监管难点,量身定制跨关区联合保税监管方案;推动航空煤油保税加工单耗参数试点改革落地,压缩账册核销时间约30%。1—8月,九江石化航煤出口12.68万吨,同比增长125.5%。
(张玉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朱曦薇)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