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四五” 九江勇争先】“十四五”期间 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时间:2025-10-15 11:10:45 来源: 九江日报

九江新闻网讯(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陈芳)10月14日,记者从“辉煌‘十四五’ 九江勇争先”科技创新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引领、强化科技赋能,推动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呈现向上向好态势。

“十四五”期间,我市出台《九江人才20条》配套科技人才政策9项,制定《九江市科技助力高质量打造区域制造业中心攻坚行动十五条措施》《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工作方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措施》等文件,将全社会研发投入、科技型企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引育、科技成果转化等全部纳入政策资助范围,市本级每年科技专项及政策奖励超5000万元。

我市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和全省区域创新布局,重点打造四大创新主平台,形成“南有国家高新区,北有国家经开区,西有国家农科园,东有省级科创城”的区域创新格局。同时,抢抓国家和全省科创平台优化调整机遇,获批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家、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1家、国家林草科普基地1家,均实现我省和我市零的突破;落地建设了全国重点实验室九江分中心(基地)4家;获批组建九江学院“材料表面工程”、中船九江“舰船高端装备”等全省重点实验室11家,数量位居全省前三;获认定省技术创新中心7家、引进共建高端研发机构4家、新型研发机构7家,均位居全省前列;推动了彭泽天红科技、瑞昌核物理应用研究院参与核技术应用江西省实验室建设。此外,聚焦全市重点产业链发展需要,培育认定市级科创平台载体308家,形成国家级“头雁队”、省级“主力队”和市级“后备队”三个梯队。

在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方面,我市通过实施“四苗行动”,有效推动全市科技型企业加速培育。截至2024年底,全市获评科技领军及入库企业6家、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累计达80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775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12家,均位居全省前列。其中,天赐高新入选全省科技领军企业,实现我市零的突破。

在创新人才及团队引育方面,我市持续优化“职业早期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引育体系,厚培青年科技人才,重点培育和引进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2021年以来,共培育各级科技创新人才及团队158人。2024年,我市科技人才工作获全省第一。

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方面,市科技部门聚焦我市制造业“9610”工程重点产业,实施市级重大产业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44项,获批省“2030先锋工程”、省“揭榜挂帅”等重大项目8项。先后获国家科技奖1项、省科技奖26项,取得一批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同时,积极落实全省“1+M+N”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设部署,建成运营九江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九江分中心),推动了科技成果“有组织的转化”。2024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由“十三五”末的18.4亿元增至314亿元,增长17倍,总量位居全省第三。

一直以来,我市把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作为科技工作的“头号工程”,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研发投入进行奖补,持续完善科技投入体系。2023年,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62.53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27.6%,占GDP比重达到1.63%,实现总量和占比双提升。我市还深入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建成运行九江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组建市级科技监督员队伍,选派产业服务团服务乡村振兴;与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开展“科技+”合作,立项实施300多项卫生健康、乡村振兴等领域项目;与13家银行签订“科贷通”合作协议,累计为全市255家企业提供贷款融资18.5亿元。同时,与清华大学等百余家高校院所共建50多家高端和新型研发机构,并成功举办“庐山对话”、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科技成果对接会等系列重大活动,全市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面向“十五五”,我市科技系统将科学谋划科技创新新篇,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九江篇章贡献科技力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