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四五” 九江勇争先】“升维”竞速!九江推进新型工业化迈入“新方位”

时间:2025-10-17 10:51:11 来源: 九江日报

10月16日,记者从“辉煌‘十四五’ 九江勇争先”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工信局专场获悉,我市坚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实施制造业“9610”工程,加快构建体现九江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良好,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稳固,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走深走实。

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成色愈发充足。产业发展能级持续提升,千亿产业从2020年的1个,增至2024年的2个,今年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营收有望突破1000亿元,千亿产业将达到4个;千亿园区从2020年的1个,增至2024年的2个;百亿企业从2020年的2家,增至2024年的6家,今年有望再添1家;上市企业从无到有,达到4家;规上企业从2020年的1985家,增加到2024年的2466家,年均增加近100家。2024年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7.5%,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3.9%,工业投资对全社会投资增长贡献率为47.3%。工业发展质效持续向好,连续四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榜,从2021年的86位,前进到2024年的78位。“十四五”以来,全市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显著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平均水平。

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特色愈发鲜明。我市坚持扬长补短、固本兴新,积极抢位发展、错位发展,以深化实施“9610”工程为牵引,大力推进重点产业链群融合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石化化工产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24.9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280多亿元;“十四五”以来,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保持在30%以上。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产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96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40多亿元;有机硅产业增长态势良好,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被评为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积极部署未来产业,前瞻细化布局以钨基、碳纤维等为主导的未来材料、以氢能为重点的未来能源、以医用同位素等核应用为方向的未来健康、以低空经济为依托的未来航空和以算力为支撑的人工智能“4+1”细分赛道,特别是核医疗产业在全省布局的“6条主赛道”和“9条高成长赛道”中独树一帜、担当主力。当前,九江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市工业发展新动能活力愈发强劲。科产创新提效,推动“一集群六平台”建设全覆盖,已建成省重点实验室1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5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7家、中试基地3家、现代产业学院10家;引进了西安交大技术转移中心、上海理工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化化工等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催生了国内领先高端电子电路铜箔、国内首艘40米级混合动力引航船等一批“九江制造”重大创新成果。数字赋能提速,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规模北斗应用试点城市,全市超1980家企业完成入企诊断,1038家企业完成改造,累计培育国家数字领航企业2家、国家级卓越级智能工厂2家、国家级5G工厂15家、国家级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企业30家;全市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指数连续2年列全省第一。绿色低碳提质,稳妥推进重点工业领域碳达峰,从源头、过程、末端全链条推行绿色生产,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成功创建国家绿色工厂40家、国家绿色供应链企业3家、国家绿色园区2家;在全省率先实现绿色制造四大体系均衡发展。

全市政策服务支撑体系愈发完善。市委、市政府接续出台重点产业创新倍增行动计划、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高质量打造区域制造业中心攻坚行动方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方案等系列纲领性文件,不断强化新型工业化战略指引。工业强市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和各地,围绕工业发展重点纷纷积极制定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在工作体系上,创新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推行“链长+”“链主+”工作模式。相继出台百亿企业培育壮大工程行动方案、企业特派员大走访行动方案、千部门进千企业精准帮扶促发展工作方案等,全市上下更加凝心聚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即,‘十五五’规划新篇待启。下一步,市工信局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工业强市战略不松劲,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为主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业强市,努力构建体现九江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市产业升级促进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傅建文介绍道。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朱曦薇)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