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尽己所能参与救援”
6月30日,张锐(前排右二)在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和队友一起进行训练。
独自前往长江游泳,却被江底急流卷入桥墩横梁内无法脱困……2024年7月,本报报道了21岁小伙张锐被困18小时后,幸得救援人员发现并最终获救的经过。
“谢谢你们的搜寻和救援,是你们给了他第二次生命!”这是张锐父亲张华明向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感谢时说的话。谁曾想,一年后,张锐报名考入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这支曾挽救过他生命的队伍,从一名曾经的被救援者成为一名应急救援队队员。
6月30日一早,记者来到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只见新入队的队员们正顶着烈日在操场上训练。其中,就有张锐。穿上作训服的他,和去年被救时已大不相同。支队长徐麟说:“经过入队训练,张锐的身体壮实了许多。”
“在看到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的招聘公告时,我第一时间就报名了。”张锐告诉记者,“从去年被救上来起,就一直很感激救援队员。或许就是从那时起,便萌发了成为一名救援队员的想法。”
经历了体能测试、心理测试以及面试等重重考核,张锐从100多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成为19名新入队队员之一。5月12日入队那天,张锐来到支队训练场,一种别样的心绪涌上心头。
从被救者到救援者,张锐“身份”变了。新“身份”让他在训练场上非常刻苦,班长吴文祥说:“张锐自从入队以来,体能上有了很大进步。”
从张贴在墙上的备勤训练计划可以看到,这批新队员们每天6时准时起床,全天进行早操、跑步等一系列的基础体能训练和理论学习。
支队还将训练成绩张贴在醒目位置,有队员们完成俯卧撑、仰卧起坐、单杠等的训练数量,还有5公里跑计时以及理论测试成绩。
“张锐的成绩还不错。”当年的救援者之一、副支队长王帅满眼欣喜。当时一起参与救援的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干部李海权和轮机长汪建忠,在得知张锐正在进行综合训练时,也纷纷鼓励张锐“好好干”。
在正式入列前,这批新队员还将前往“中国应急·九江号”等地开展水域救援训练。其实,这也是这支队伍的使命之一。早在2023年,依托九江市应急管理局(九江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建设的应急管理部水上工程救援九江队,就被纳入了国家综合性常备应急骨干力量。
这支救援队伍主要从事森林消防、抗洪抢险、地震救援等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真正加入进来才知道,这对我来说是个挑战。”张锐坚定地说,“我一定好好训练,做一名有能力的救援队员,尽己所能参与救援。”
记者手记:
一次生命的考验、一次救援的奇迹,让20岁出头的张锐与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有了交集。不到一年时间,张锐从一名被救者成长为一名救援者,给予他力量的是那次刻骨铭心的被困和救援经历。入队后,张锐更加理解了构建“全灾种、大应急”格局的意义,深刻感受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力量。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程静/文 欧阳海员/摄)
责任编辑: